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一點感受(2)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11-10 20:56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一點感受(2)
第一部: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97
; m( u/ q" F$ ~" ~# x
& o( _8 n; T  g# q) M" Y7 D/ Z中國的改革開放給日本帶來了一些發(fā)展,但是日本經(jīng)濟的騰飛時期,更值得關注的,其實還是在戰(zhàn)后。5 Q$ ~* ~5 j% k: D6 a2 X3 |
“1960年日本經(jīng)濟一片衰落,一個美國人在日本,招集了一些當時大一點兒的所謂龍頭企業(yè)的頭目,開了一個學習講座,對他們說,不要單純地效仿美國模式,如果你們在生產(chǎn)管理中怎樣怎樣去做,去控制產(chǎn)品質(zhì)量,那么在五年后你們會趕超美國,并提出了14條理論,指導那些企業(yè)主去學習實施。日本人雖然不信他的話,但是那幫老總很能學習吸收,從那個人那里學到了很多經(jīng)營生產(chǎn)管理的知識并加以實際消化應用。后來日本企業(yè)用事實,來證明了那個美國人的錯誤:他們用的不是五年,而是四年。1964年日本的好多企業(yè)就擊敗了美國,到了1980年,美國開始正視日本企業(yè),重新向日本去學習去吸收一些有效的管理方式,來提高自身與之抗衡?!?font class="jammer">+ {7 A2 ~1 V) C

& _% W. Q7 h4 N+ T# o2002年在《商界》雜志上讀到這篇文章,全文數(shù)千字,我被深深震撼。
" I! U$ }. r( ?2 b當時就復印下來,至今仍留在我的筆記里。
, M' C9 P' o1 s去日本之前讀到過的這段文字,直到今天仍然記憶猶新,
5 A2 ]. ?( t6 `2 d4 G0 L# ~. U( v也正是這個好奇心驅(qū)使著我,如果有機會,想到日本的企業(yè)里看一看,
7 }: N: ~( K& u到底有什么樣的管理法寶,能不能拿回來為我們所使用。
! \0 [, m: r; b" E
7 P$ O7 I+ ~( t/ h在日本就職之后,我有了一些機會接觸日本企業(yè),
# I* b4 [2 i; ^# t7 U7 H在松下公司,豐田汽車,愛信精機,以及一些傳統(tǒng)企業(yè)里做過事,進行觀察與體會,
7 W' r# t& \; F# [8 K2 Z! ?說到這里如果有人說松下今年虧損若干億或者豐田車銷量下滑所以沒什么參考價值  ^$ X  V1 b4 [/ @; f" [
或者說我只是做臨時工接觸不到管理層所以談話沒有意義' b# c) t) a9 G) y2 u
那么麻煩您按一下回車鍵上面的那個退格鍵,大家都清凈。
: b! e: {, Z+ H2 Z+ i每位在這里發(fā)言的人,不是說都有著高深水平才發(fā)表見解的。3 E5 `$ Z1 A6 ]
這里只是一個普通技術者陳述自己觀察與感受進行交流的平臺而已。; L% n1 c; x$ e3 t* u! S
$ U1 k' i- a' _$ y+ b3 K5 [
提到管理,被想到的,或者是被多數(shù)關注的,往往都是指企業(yè)上層的方針指示與制度,
* x2 z  c9 t+ s0 R其實與企業(yè)發(fā)展優(yōu)劣有密切關系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下層的思維方式與行為,
6 ]: k! S3 X6 z, D' f( c! B每次在機場里候機廳的書店前駐足,看到滿眼的管理書籍,都是講企業(yè)老總應該怎樣怎樣的書多一些,8 S" b5 H! K( a7 H: H
當然老總是一個消費潛力大的群體,因此書籍眾多也就無可厚非。( E* R+ A. F0 S, B  e$ `# ]
但是在日本感受到的一點是,下層員工的辦事方式,或許在決定企業(yè)發(fā)展方面也占有不少的比重。
8 o/ J" [) r* J9 ~當然面向員工自我啟發(fā)的讀物,如果去一般書店,或許就會有許多了。0 d" w6 Y) |3 l5 r5 \" w1 D# ?! {
5 ?' W+ I5 J" y9 T
就下層的角度來談,思維方式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區(qū)別的。
& ~! j0 i9 I* k面對一件事情,需要做出判斷然后行動,其做法可以是好多種,
% U. W% O$ m; d7 S/ t( t那么一個人在大多數(shù)的做事時候的方向與趨勢,就是他的思維方式。* r+ s' L+ i% w# O0 ^" x
日本有一些思維方式是和我們有著一點點差異的,
% m2 E# l4 w# \8 c
7 ]9 n6 f3 B4 q, X比如說以前寫過一些,在公司里,向前輩提問時,如果自己沒有調(diào)查就去發(fā)問,有時候是要被責備的。
$ i4 F7 d  o9 C! `* L, j7 K4 _另外又如,在學習新東西時,ask then learn, or learn then ask 是中日學習方式的區(qū)別之一。
/ P2 s9 H' f! [7 }; F% @給后輩講解做法之后,有時候會加一句“用你容易做的方式來做”,目的是消除強迫感,不給對方以壓力。+ i2 B. h  J5 N3 Q/ e! C
一個故障,除了采取對策以外,想想為什么會出故障,別的類似的地方有沒有問題。
0 B, b% s0 M% m  c對待別人的失誤,不是揪住不放棒打落水狗,而是共同分析如何防止再發(fā),并讓自己也從中參考受益。) }  j; K- p; j1 U& P& @4 v1 X

9 k2 d  {$ n/ v在國內(nèi)出差后,有一次有同事問我出差的感受,  u/ E$ D+ h" d: Q$ P$ E7 G, _
我說國內(nèi)外的思維方式還是有差距的,
5 ^7 P- Q) G+ o3 W9 M/ n4 e4 B然后他說,那么哪個是正確的呢。, {( |, f9 s. Y
我回答,這個東西不是簡單的誰對誰錯,他們都是符合各自的思維方式的,, d6 W; v1 }5 ]( o
但是按照國內(nèi)的思維方式去做事,工程完成的會比較慢,正式生產(chǎn)會變得晚一些。& A( `0 ^2 e5 x2 O$ P" V* x
按照日本的思維方式去要求去做,工程會較快一些結束,就會早點投產(chǎn)創(chuàng)造效益。
0 K' q% L4 R% I: p; Y' o
& B( w2 }4 Q2 _; V' w在國內(nèi)客戶的現(xiàn)場,同事安排事情之后,有時候客戶的員工會有做得不到位的時候。, Z( m: M9 Q  y  W0 {" [9 H8 F: o
同事說某個地方“請ちゃんと加工一下”,我只能翻譯成“請好好地做一下”,
7 e% x* d. d5 S9 U2 N8 {7 ?9 y但結果有時候會不盡人意,做出來的不是指示的樣子,達不到所需的目的,
* i5 [* h& [/ V8 u: T同事問我日語里的ちゃんと用中文怎么表達,我說沒有太合適的,只能說“好好的”,% w$ H6 [! J" M
但我說“請好好去做”的時候,這個副詞基本沒有太大的強調(diào)效果。
1 \+ R. C, E" l2 \) e將“被安排的事情”“按照被要求的樣子”“準確地去做”并且“別因為不去努力而出現(xiàn)不合要求的結果”。! n, j+ K2 G( `& V: |6 m$ P
這一點能不能被做好,是一個值得被考慮的事情。3 N5 e# {0 \8 m$ b' Y
5 f6 o+ ?3 B+ Q: t
舉點例子就是,有次在現(xiàn)場,需要把板上打兩個螺孔,
+ h4 t# S3 _. j3 ^! J2 m1 j我拜托客戶現(xiàn)場的操作工去做,他們在板上寫了“距離臺階10mm”,然后去加工。
: G% x) p) n/ _3 M  l7 p結果做完拿回來,同事一看覺得距離有點大,用尺一量,距離臺階20mm。$ M# Z$ e7 t. [) F6 s6 L  h! T
傳達任務的我,很是無語,同事開玩笑說我的中文有問題。$ R" ?8 l$ f0 P0 P" `, n7 S
安裝設備時,SV讓客戶的操作工幫忙做油壓配管,并教授怎么纏seal tape,
& Q) M. e7 M6 X結果配管接完,整個管路是都連在一起了,但是進行通油試驗的時候,到處漏油。這樣就不行。
+ `5 ?2 D; W, \- @) j: [% [" M: g2 N4 }4 A% F" Q
四塊板有頭孔有尾孔,長度都是100mm,需要變更,每塊板長都需要變?yōu)?10mm,
- _- c+ p  v1 h8 H2 \做法是中間截斷然后加一條然后焊接。6 ~: m6 O' [; U7 `& H* D) s
交代之后,過了半小時,客戶的操作工信心滿滿地把做完的工件交回來,
* J7 h/ Z6 ]6 c/ G安裝上之后才發(fā)現(xiàn),長度都不對,長度分別是102,105,115,118。
& Y  }8 `- v: [5 z& V# x估計是四塊板切斷之后變成八個半塊,然后加長后隨便找兩塊就給焊接上了,+ W/ {) z$ Z/ i! K% S
焊接之前未能夠先確認一下長度,所以出現(xiàn)了這個失誤。
/ u: M8 J4 g2 F$ i+ G" A  g: q
3 d$ \1 J6 ]/ u0 `- L- k; \在客戶的工廠,干活的時候需要墊大工件,但是沒有足夠的大木頭方子,4 B, J/ a+ V+ _' [9 X5 ~: K
我問他們,以前留下的哪里去了。8 p5 E5 }6 ?" x, [
他們說,他們公司向?qū)W習日本的管理,搞6S,
* W! l, D8 @  ^/ j7 ~為了環(huán)境整潔,把留下預備的大木頭方子都給扔掉了,當時如果不扔就會被罰款。, s/ ?0 d/ B0 E1 H
不知道算不算是一個笑不出來的笑話。( m7 w* X& B! d% v, @- w! E' E
以前寫過一個螞蟻爬樹的主題,寫的也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 W) H3 l, T: q一件事情下來了,怎么去對應,這個對應方式,積累起來,就決定了整體下來的進步,( ~2 ?6 M7 {4 I, Y+ Z# t  z' v
事情就是這樣積微至巨的。, x$ e2 K1 v3 s& O4 \. A( }
討論國外的技術,一種是把著眼點放在上層,他們有著什么樣的先進技術。
, _# r& T9 J# n一種是把著眼點放在下層,看他們在平時是有著怎樣的思維方式,才產(chǎn)生的這樣的技術與發(fā)展。0 d" Y, t# S% o2 m* p

! P8 h5 ]- L! b3 X& g& k+ Z有一個被熟知的,一個人是龍而三個人變成蟲的玩笑話,怎么去分析。多個人一起做事,自然就會有1信息的互相傳遞和2利益的分配和3請求別人為自己做事和4某個人犯錯誤的時候。對于1,就是說有信息交流的存在,那么communication做得怎么樣就直接決定了信息傳遞的好壞進而決定做事的后果,這里的問題,一個是主動的表達能不能把話說全說巧去傳達去避免信息不對等導致失誤,一個是被動的對應有沒有否定無視炫耀等不尊重的表達方式的發(fā)生。對于2,取決于制度和規(guī)則,和價值觀。對于3,就是在拜托別人的時候是需要表現(xiàn)出禮貌才能smooth地去做,被拜托的人也不要拿架子或者說被拜托的工作也要好好去做別對付糊弄。關于4,一個是你正確別人錯誤的時候如何去表達去指出并給對方留臺階留面子還是去嘲笑反諷斥責,一個是你錯誤的時候能否去apology當然這點也取決于團隊的氛圍,如何對待失誤就決定了這個團體的發(fā)展空間。把這些都做好一些,team work的能力就能好一些,如果某些地方做得不夠,team work的能力就會被打折扣。
$ e- b( G( V0 I8 E# V8 Z$ t- a
" v1 T# b8 z4 ]  i' J  J$ h引用以前在論壇里看到的claycao朋友的帖子。 7 N0 @  A& K2 e1 N, s; Z& g9 u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案例,真假不是太清楚。
, F" K2 x, o. o9 G說是日本豐田公司曾經(jīng)派兩個副總儲備干部去德國汽車同行交流學習。
1 n) J% b7 |# ]# ?) ~兩人回來后,需要各交一份學習見解與心得。) S3 t! {! o. E& H
結果,一人將在交流學習中,德國同行的優(yōu)點描述得非常詳細,很少說缺點;! }: p9 ?: d( @0 Z  ]
而另一人,卻滿篇盡述德國同行的不是,鮮有長處。1 u6 \/ ]3 n7 l5 t+ W: e4 x: J
結果,豐田的掌門人將說優(yōu)點的晉升了,將說缺點的“流放”了,! W8 F( g' S4 {" {, W+ S
并且告訴后者:我沒讓你去幫競爭對手改良管理。/ R, S7 w6 {1 V$ `& Y
還是那句話,好好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學好,用好。爭取用夷人之術,制夷人之短?!?br /> * \/ [7 W( Q% e: C  i8 J$ C: `
1 @3 S$ A! A2 E1 O5 _  m從這個故事里可以看出思維方式的差異是對做事方式有影響的。# P6 Y2 q" S& c1 T
一個陳述擺在那里,第一反應是找出他哪里好然后吸收之,
* R# u# J6 i2 D' Q9 `還是說,第一反應是找出他那里不好然后否定之,
5 u- I" w7 m; V% X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 s' n3 M$ T" H( K* j
2 Z4 j6 e' |8 H, T有時候看完電影到網(wǎng)上搜影評,搜出來的不少都是挑毛病的,指出哪里哪里不好。1 p. K. P2 Q" {% `7 j8 D
話說電影都是人編出來拍出來的,肯定會有個別的問題,咱們從中看出來一點兒好的東西多好呀。
4 S+ ^) O9 q1 L( I  z8 V話說到這里,也是只說了三分之一,就是陳述這種思維方式,
, _% n! X. }% S! a下一個三分之一是為什么會這樣,' m. b8 ~  \: o( M: H
一個可以被考慮到的原因是我們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氛圍中,
6 P. G1 J9 u- D- X  t或許是批評的成分過多而肯定的成分過少,成為了原因所在,- c$ U- R" ]- F+ y* C' B
畢竟人的output大部分是來源于受到的input。
* F/ o, P/ V& F. j# K最后一個三分之一是該怎樣去做,這個只能是感悟認知并自發(fā)改善。8 O* A9 Z% ^6 G
' G$ G5 g9 j0 s' i  a
先寫到這里,如果您對哪些地方比較注意的話可以提出來,謝謝。
! T: ]% `: n! B+ C& Y1 k6 {8 a5 R4 Z' G" ?& c+ a. Y
by  子子
' [6 w! K/ C) i9 t& H# p8 j# {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11-10 21:30
沙發(fā)!
作者: 打鐵的    時間: 2012-11-10 21:42
要了解日本人,必須看一本書:菊與刀。
作者: 新新額    時間: 2012-11-10 22:48
{:soso_e113:}豐田的現(xiàn)場管理技術在全球是排的上號的,畢竟搞現(xiàn)場管理幾十年了,而且態(tài)度做事風格過硬。國內(nèi)現(xiàn)場管理大部分是很差的,只有少部分大型企業(yè)還不錯,很多文件都是形式,我們公司推行tpm等下場管理也近10年了,可是依然不盡人意...........
作者: very0717    時間: 2012-11-10 22:53
好啊
作者: 繁星ian    時間: 2012-11-10 23:06
子子大俠發(fā)的帖子貌似都會與日本有些關系,看子子大俠的帖子倒讓我對日本這個奇怪的國家了解增加了不少
作者: bearboy88    時間: 2012-11-10 23:11
中日的最大差距就是國人永遠生活在YY之中。
作者: chidiandong    時間: 2012-11-10 23:23
國人許多都是“眼高手低”之輩。
作者: YJA軍A    時間: 2012-11-10 23:48
寫得真好
作者: colinhui812    時間: 2012-11-11 00:10
自己沒經(jīng)驗也要在別人身上獲取經(jīng)驗,謝謝大俠分享。。。
作者: 柏無一庸    時間: 2012-11-11 11:26
學習一切有用知識,不管是日本還是歐美,還是非洲。
作者: 暗夜黑天使    時間: 2012-11-11 12:02
我想請問2002年《商界》的那篇文章是什么?樓主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作者: hucznanks    時間: 2012-11-11 15:14
支持。。。。。。。。。
作者: 老劉5302    時間: 2012-11-11 16:42
中國質(zhì)量觀念不如···········
作者: 上海阿輝    時間: 2012-11-11 19:38
見多識廣
3 a2 Z. R3 @2 W. H' z# A8 a  |' G
作者: 有想法找辦法    時間: 2012-11-11 20:41
日本的管理模式是日本文化的體現(xiàn),我們沒有自己管理模式是因為我們將文化與管理分開,將人和事分開4 f( y5 }) D! ]1 d2 x

作者: xmlgpho    時間: 2012-11-11 21:46
看看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12-11-11 21:50
這個國家的精粹是別人的精華,比如唐刀、圍棋、茶道     電子精密……進步與創(chuàng)新5 z5 k  S2 y' F+ x& E
  --國的精髓是麻將和京劇,布龍燈和爆竹…… 迂腐和內(nèi)斗
作者: 阿nooo    時間: 2012-11-11 22:00
請問那篇文章叫什么字?謝謝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2-11-11 22:02
日本技術一般般,之所以中國人覺得日本技術很牛,只是中國過去太落后了,超越日本應該不是問題
作者: 腳下別打滑    時間: 2012-11-11 23:03
分析中日之間底層員工的思維方式很到位,國內(nèi)也并是沒有做的好的企業(yè)管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來容易,真要實施起來恐怕也還真不是簡單能做到的
作者: zhuxuwei8    時間: 2012-11-11 23:07
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R  ?; y( A# W( R. G
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做的完美呢。。。
' y, G, s; {' y5 O
作者: 隨風漂泊    時間: 2012-11-11 23:30
本帖最后由 隨風漂泊 于 2012-11-11 23:31 編輯
' N6 l8 U& m; k  g6 X' J- I2 Q, r, l; c/ o' N2 z
打敗對手最好的方式,是學習人家的長處,增強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盲目排外,我們恰恰就是這樣,所以一直落后。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12-11-12 07:39
底層員工的思維方式是很重要。本位主義很嚴重,不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而在怎樣占巧上想點子。
作者: liuyong453    時間: 2012-11-12 08:0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 chenbeihuan    時間: 2012-11-12 08:52
更好聽聽音樂一天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2-11-12 08:57
hoverin 發(fā)表于 2012-11-11 22:02 5 @1 O0 ?$ j# T% L1 [( t5 Z4 V
日本技術一般般,之所以中國人覺得日本技術很牛,只是中國過去太落后了,超越日本應該不是問題

' ~6 t6 i: f/ I6 y# v- s非常認可每一句,“日本技術一般般”,但不認可后面的) q7 `% s$ N$ B6 ~, a. q4 f8 }
世界上公認的最聰明的兩個民族:猶太人和中國人
& p' H1 O& V& B6 ]9 ]但這兩個民族現(xiàn)在,一個是最會做生意的,一個是最會造山寨的* F+ B6 J( a. @% ~9 ^) g6 d! e
曾經(jīng)一個被最死板的德人的虐待,另一個被日本人屠殺% o) n% y3 ~) u  K+ e' p
我也很期望如您所說,超越日本不是問題,但如何行動?
$ o3 \2 a( @: X- w: a; [& M我覺得并不是技術好就能使一個民族強大,是另一種東西,是一種態(tài)度% I, p( i5 L, |$ X+ ?. w) ^: [/ h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2-11-12 09:01
說到6S,國內(nèi)基本都是樓主所說的,沒地放的東西只有扔掉,這并不是操作人員造成的,是管理造成的。) A( h- w7 ?) M2 S
基本我們企業(yè)搞一次,扔一堆東西,老一代留下的精華就這樣被扔沒了。' q4 X5 s9 \2 r
) Z# I# N" b% T8 B' S( c) D
什么時候我們學會傳承,有了積累,才可能進步?,F(xiàn)在來看,別說制度上的傳承,兩代人之間都很難,新一代認為:我有時間聽老一代嘮叨,不如自己去實踐。
作者: 機械師加油    時間: 2012-11-12 09:18
子子大俠 看來一個人看世界的角度 和 你成為什么樣的人有很大關系呢~~~
作者: cfl806900014    時間: 2012-11-12 09:41
拜讀了,寫的很好
作者: samsang    時間: 2012-11-12 14:13
真的學習了!!身在汽車行業(yè),精益生產(chǎn)了解很多,真的很佩服日本人
作者: fisk    時間: 2012-11-12 14:43
思維方式的不同影響太大了
作者: 西北風zlh    時間: 2012-11-12 15:26
學習學習,感受一下國外企業(yè)管理氛圍。
作者: krazy18    時間: 2012-11-12 17:41
看問題角度不一,收獲也就不同了。。。很贊同樓主的觀點,多看看別人做的好的一面。
作者: jick    時間: 2012-11-12 19:25
日本的學術研究和技術管理是值得我們?nèi)ノ蘸徒梃b的,態(tài)度決定做事的結果去向。
作者: 上海阿輝    時間: 2012-11-12 20:13
樓主經(jīng)歷豐富。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11-12 21:03
暗夜黑天使 發(fā)表于 2012-11-11 13:02
) Z2 g' Y1 J% X, S3 w8 v3 t' m我想請問2002年《商界》的那篇文章是什么?樓主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 O5 S) [: }: @* V+ H* x
那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發(fā)現(xiàn)戴明》。+ \$ ]$ w0 ~1 Q" u

- ]+ \( Y9 N- ]+ E! p5 ^, M* H7 J4 ^  {搜了一下,網(wǎng)上有圖書賣,也有pdf文檔,有一個好像是需要新浪積分才能下載的pdf,
' j1 e( j5 S  h2 P" E( F7 e3 p1 a如果哪位朋友有積分,希望下載下來給我也發(fā)一份,我手里只有復印件,字比較小。5 ~- A* A* o5 y; F9 L/ B* K! f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11-12 21:17
孤酒 發(fā)表于 2012-11-12 09:57
; }- M: L3 ]  {( [非常認可每一句,“日本技術一般般”,但不認可后面的: h" A8 `9 b/ g  M: F
世界上公認的最聰明的兩個民族:猶太人和中國人
5 W- c4 w; v2 }4 J) ]. e  f ...

6 Q, L4 l9 J9 |1 m: a; b謝謝您的回復。% a$ I2 z5 {, \' u! P- R

0 e( K7 |5 {9 Y% P1 \! N日本的技術,如果是高端技術,只能是一個一個的點,即使寫出來也不會有多大作用,況且我也沒機會接觸到。
7 N. W: S! K; w4 t, e1 j. Y日本設計人員搞設計時,也是人手一本機械手冊,不過那些內(nèi)容在國內(nèi)的機械手冊上也有的,所以也沒必要特殊強調(diào)。5 k1 n. W, U" J9 i
那么還有什么呢,就是他們的辦事方式里有些許值得參考的地方。
9 E& @5 ]$ b; Y. l6 Z) ?8 A' S因此把自己注意到的東西簡單寫下來,希望更多的朋友都能夠從中受益,來提升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謝謝。
3 H6 O: q: C! k5 S3 G' [
2 G8 C9 i% i, d* `; _
作者: asdf_409    時間: 2012-11-12 21:36
其實國人做得并不差,只是礙于國民素質(zhì)無法有效提高,很多事情在做的時候人們并沒有意識。如果中國的教育體制能過充分的培養(yǎng)國民素質(zhì)相信我們中華民族會更強強大昌盛。
作者: 起航2012    時間: 2012-11-12 21:49
第一感覺這是抄的,觀點都是 些很常見的,沒有落到實處,都是些空洞的道理,沒有實際例子、、、
作者: 暗夜黑天使    時間: 2012-11-12 22:06
子子61961 發(fā)表于 2012-11-12 21:03
6 V$ \# F" a( ?6 x那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發(fā)現(xiàn)戴明》。
& f+ [  P. b2 X% }! D7 \7 J: E: I+ O
搜了一下,網(wǎng)上有圖書賣,也有pdf文檔,有一個好像是需要新浪積分才 ...
3 }. @% P5 N/ L* L$ c# [: N
發(fā)現(xiàn)戴明$ P$ {( j3 n% |3 z

作者: 靖哥哥    時間: 2012-11-12 22:21
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氣動元件初學者    時間: 2012-11-12 22:31
小企業(yè)靠銷售,大企業(yè)靠管理。
作者: 管理員    時間: 2012-11-12 22:42
提升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
這話很對。
: ~6 v/ x; F6 A. c
作者: 菜豆    時間: 2012-11-13 08:51
寫的很好,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2-11-13 10:39
孤酒 發(fā)表于 2012-11-12 08:57 4 v; f( B: B' p/ i8 c
非常認可每一句,“日本技術一般般”,但不認可后面的( o: z! Q2 c1 }
世界上公認的最聰明的兩個民族:猶太人和中國人
; `; t2 @% [- T& W6 E ...

; L: @) ~' M3 @7 e我倒不覺得山寨是不好的東西,如果自己做不了創(chuàng)新,還不愿意去學習模仿別人才是沒有希望的,而且山寨可以為創(chuàng)新提供一定的技術基礎
作者: yanxinzhu    時間: 2012-11-13 11:17
認真謹慎執(zhí)著{:soso_e100:}
作者: apexcon    時間: 2012-11-13 11:41
相互學習,總有自己要用到的
作者: yuanaiyang    時間: 2012-11-13 13:19
好好學習啊
作者: 小胡爺    時間: 2012-11-13 13:53
國人有類樓主之士與日俱增,吾朝終究還是在進步的··
作者: 上海工作_2012    時間: 2012-11-13 14:30
公司里面日本的圖紙很簡單,德國的很復雜
作者: chenjian821231    時間: 2012-11-13 21:58
bu cuo me + x- f1 g. s- X' U

作者: chenjian821231    時間: 2012-11-13 21:59
不錯么- B4 L. {$ s# p$ N, P

作者: chenjian821231    時間: 2012-11-13 22:09
* f4 z! _4 s/ `: q
????????????
作者: 李建輝    時間: 2012-11-13 22:20
找出他哪里好然后吸收之!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11-13 23:22
暗夜黑天使 發(fā)表于 2012-11-12 23:06 , ~0 \/ d" h' n- g$ u% G' n' A( [6 F
發(fā)現(xiàn)戴明
8 f% r1 q  B1 |7 F* @8 u
非常感謝!已收到。沒想到可以接收這么大的文件。) d3 o& G! V3 |5 I4 h

# C; ~4 m; i7 S8 a; o- I+ G5 T謝謝 暗夜黑天使 朋友。thanks~~& v/ U9 w; h' T; l/ i

  e. z7 J2 n5 w* b8 r/ k, v2 H3 o同時俺發(fā)現(xiàn),自己當初讀過的,只是那本書的引言而已。. I" d" R$ G- D7 M8 y

作者: 行如風_立如墻    時間: 2012-11-14 09:12
對比手法看中國
作者: 行如風_立如墻    時間: 2012-11-14 09:12
對比手法看中國
作者: handy2oo8    時間: 2012-11-14 09:30
與社會整體的價值取向有關系,個人素質(zhì)其次。  我們公司以前的一個老師傅,農(nóng)村來的,機械知識底子基本沒有,但很喜歡學習、琢磨,焊接裝配學習的速度雖然慢,但活做出來很細,你要求尺寸精度,他會認真去做。LZ所說的做多個簡單工件尺寸參差不齊的情況在他身上基本不會發(fā)生。一起來的幾個年輕的做活反而沒耐心,想方設法往減少自己工作量上動腦筋,其他基本不考慮,做的東西不是裝配不上就是上試驗臺開焊,用他們基本是公司倒貼,也不是他們做不好,只是做事的態(tài)度,糾正這些光靠獎懲措施、嚴格管理的方法比較有限,只能不用。
作者: 老巫婆    時間: 2012-11-14 10:30
中國的孩子都是在母親的呵護責罵中長大的,他們會應付考試,更從小練就了對付家長學校的繁重學習的本領,工作后他們的思維模式也是,不是想著第一時間做好,而是想著如何巧妙的逃避責任,就算被逮著罵,他們也習慣了被罵,之后照樣我行我速,用人家500強代工企業(yè)的管理理念說就是:中國人是有奴性的,不罵不長進
作者: 我是天空    時間: 2012-11-14 11:25
這個是和整個民族的文化有關吧,中國的中庸之道,差不多就好,日本人從小受的教育是做什么都要認真,到位,所以人人都認真,那樣就很厲害了,還有中國的勞心者治于人,勞力者被人看不起,對技術人靠手藝吃飯的人有歧視
作者: ljt533    時間: 2012-11-14 17:09
謝謝大師分享啊,又一次思維的提升了,非常感謝!
作者: lsdsh2008    時間: 2012-11-14 18:34
支持,每字每句都仔細閱讀,很不錯,我們都來做一個做事認真的人,相信n年以后我們也可以超級強大
作者: 彭躍坤    時間: 2012-11-14 19:48
學習
作者: 依我心    時間: 2012-11-14 20:02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作者: 917617960    時間: 2012-11-14 21:41
看人的長處     學習了
作者: zdj    時間: 2012-11-14 21:55
寫的挺好的
作者: 噫喔咦    時間: 2012-11-15 09:05
分享了 真的很好
作者: 神二代    時間: 2012-11-15 09:08
學習了!好好學學人家的優(yōu)點!
作者: 神二代    時間: 2012-11-15 09:08
學習了!好好學學人家的優(yōu)點!
作者: 考拉叔    時間: 2012-11-15 21:23
新新額 發(fā)表于 2012-11-10 22:48 1 x, \; o4 T* U4 Z" I3 @
豐田的現(xiàn)場管理技術在全球是排的上號的,畢竟搞現(xiàn)場管理幾十年了,而且態(tài)度做事風格過硬。國內(nèi) ...
9 {! n4 _* y; y
啥叫tpm?不懂問問
作者: 阿nooo    時間: 2012-11-15 21:33
謝謝LZ 書找到了
作者: zht_udb    時間: 2012-11-16 11:02
下層的思維方式與行為,一針見血指出我們的問題所在。
作者: 磁選機    時間: 2012-11-16 13:31
學好,用好。爭取用夷人之術,制夷人之短。
作者: 新建文件夾    時間: 2012-11-16 17:42
頂了
7 ]) _0 i5 @( l. G% x; t
作者: 823684846    時間: 2012-11-16 22:01
真正的東西,國人還沒有從日本人那里學來。就像我們公司學豐田的TPS,連皮毛都沒學來,專門成立了TPS部門成了檢查衛(wèi)生的了。╮(╯▽╰)╭
作者: wll-66    時間: 2012-11-17 07:14
國人許多都是“眼高手低”之輩。
作者: Nstart2012    時間: 2012-11-17 14:07
贊一個,很多話值得反思再去落實!
作者: 旺旺貍    時間: 2012-11-17 20:20
本帖最后由 旺旺貍 于 2012-11-17 21:15 編輯 2 n* g' W/ n, m8 L

, d8 q5 K( E' J+ N" l& X“底層員工的思維方式”,日本人跟中國人思維方式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日本人的管理職到底是怎樣的思維方法?
作者: washto    時間: 2012-11-17 20:32
樓主寫的太好了,我感覺提高是整體提高不是一個人或部分人的提高
作者: 阿金465    時間: 2012-11-18 10:39
很受益
作者: 魚尾獅    時間: 2012-11-18 12:24
雖然很好,但是,我們國家該怎么辦呢
3 c6 g- S$ G6 {( c% f我喜歡德國的企業(yè)的風格,安全永遠第一。。。。。。6 h+ C6 y! ~& D9 [! X

作者: piao8802    時間: 2012-11-20 13:12
受益,收藏??!日本雖然是敵國,但卻有值得國人學習和反省的東西!
作者: zewenyjje    時間: 2013-1-12 09:34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作者: -pig(11.2)    時間: 2013-1-12 10:45
頂下  說的  很有道理  學習了   
, z  u' d! B9 j1 s# n  J
作者: shasu    時間: 2013-1-12 17:55
老巫婆 發(fā)表于 2012-11-14 10:30
$ k. [. ^" v+ {3 q, [6 b中國的孩子都是在母親的呵護責罵中長大的,他們會應付考試,更從小練就了對付家長學校的繁重學習的本領,工 ...
5 h# J) A- B( O: Q7 y- q
說的點子上了 {:soso_e179:}
; c# g, I, p% N5 E- V
作者: kingtigerfxp    時間: 2013-2-19 16:24
兄臺是個有心人啊{:soso_e179:}
作者: winniechen820    時間: 2013-3-5 22:09
你在日本哪個公司啊,我也在日本做機械加工的,研究的
作者: hwyang714    時間: 2013-3-6 16:22
!!!
作者: 原來都是小草    時間: 2013-6-14 22:30
“我思,因我在。: `/ D1 a1 n0 T  |4 M
日有所思,日有所得,以和為貴,以人為本?!?font class="jammer">% p3 Y. L7 E# A& A

, n  }+ x% c7 g( {2 ~: h; x7 F/ _& j5 r呵呵,老哥,怎么樣才能讓人心靜。我都考慮著去找本圣經(jīng)或者佛經(jīng)來讀了。
' g% M, c; u" b( S) Z3 Z也深知可能不是一本圣經(jīng)和佛經(jīng)能化解的事兒。有段時間心靜下來了,感覺什么事兒都可以“無微不至”,真一個舒坦。。
作者: 悟?qū)?nbsp;   時間: 2013-6-17 11:17
想要當大師,還是先當學徒吧
作者: lmgx888    時間: 2013-6-17 11:34
謝謝分享,從別人身上多學點閃光點
作者: 冷箭    時間: 2013-6-19 12:58
說的挺好的  謝謝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3-6-23 21:24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3-6-23 21:25 編輯 ) l( w; _% W3 X% q- i7 Z+ R7 s6 m& b

5 \$ k7 f7 N4 A* O想到一個快要退休的日本老工程師一句話:我哪里有技術啊,我只有Know How。+ a/ Q, I" w' }% ~8 A" c
想到一個中型公司老總拼命想給豐田供貨,都折騰了兩年沒收獲??晌覇査笆艿昧肆銕齑娓拍顔幔俊?,他反問我那是什么。。。。。。
) O  O6 ^5 `4 `7 C4 Y8 y
* G& Z: H. Q" i+ t: t我只好說,招個人吧。
作者: hzhuang    時間: 2014-2-7 16:09
了解了下國外的情況,謝謝
作者: nanfeng36    時間: 2014-4-29 00:09
子子61961 發(fā)表于 2012-11-12 21:03
8 O$ w6 L2 B% n" D; G那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發(fā)現(xiàn)戴明》。
/ y0 ~4 H- V$ K( W) `! o
0 f; d' X8 a! S% l) I+ K/ c搜了一下,網(wǎng)上有圖書賣,也有pdf文檔,有一個好像是需要新浪積分才 ...

! [" |# E" s) w: m# M上傳<發(fā)現(xiàn)戴明>這本書,就是作者應用的一段話來自這本書.' h; e$ X) O! ^( i: L( ^

作者: nanfeng36    時間: 2014-4-29 00:12
nanfeng36 發(fā)表于 2014-4-29 00:09
; `/ {: {' a2 t上傳這本書,就是作者應用的一段話來自這本書.

. x. O; D( L; ]9 S+ g: j- H/ G上傳<發(fā)現(xiàn)戴明>這本書,就是作者應用的一段話來自這本書.
- |1 ~+ [" _2 Q& n6 i$ m' a, p  @
作者: SYZQ1991    時間: 2014-6-6 22:50
且學且珍惜
作者: 衣錦夜行    時間: 2014-6-9 21:54
受教了
作者: 獨華人    時間: 2014-6-13 23:36
請多分享一下日本的工業(yè)技術,我們需要進步,不是找毛?。∏笾附?!, x3 M8 G7 x2 Z$ b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