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初入日本大學的感想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4 17:44
標題: 初入日本大學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1-4 23:11 編輯 ! s1 ?/ e' j4 c2 P+ s" p

; ]) k& e5 z% Z各位社友新年好,謹祝各位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S# F5 W& M/ X# W7 Q
  4 @2 c  D, j) y/ P1 v9 G0 L1 Q
這幾天元旦放假,在家休息時翻出了一篇俺以前寫過的東西,
6 O: \( Q" g# Y2 ]/ E: S0 }那時是剛到日本不久,讀過語言學校,進入大學讀書一段時間之后8 A+ Z. B% f' A$ s1 X; E
對日本大學教育有一些感受,自己覺得有點意義,就絮絮叨叨地寫下來了。+ X5 r  z- j0 H+ F  S6 c# |7 U
那時寫下來之后好像是給教授看了一眼,根本沒有回信,當然也沒有下文。
# }3 w! h6 D  R$ `那是二零零四年的文字,時隔十年,回首再看,方可見當年之青澀。  {% N1 l. ~) Z( \
自己覺得有趣,也覺得有多少有一點可取之處,于是將拙作翻譯過來放在這里,- B' N* ]; z6 l8 ^3 N
文章很長,如果有感興趣又有時間的朋友,可以滾動鼠標隨便看看,見笑。0 }- P0 G9 E( |7 x& L

0 v+ q7 C9 R  g! q2 Q( ?1 \3 ?8 a! i) P++++++++++++++++++++++++++++++++++++++++++++++++++/ v  r0 s8 y5 p& [& |
《初入日本大學的感想》
+ w5 e  {5 x5 q0 P! v
" }) K) m& V5 \, q, |- d: n我在2003年10月以碩士預科的身份進入九州大學讀書,2004年4月開始就讀碩士課程。從碩士入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9個月了。在這期間里,得到了各位老師及同學的幫助,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確實是從心底里向各位表示感謝。
7 l2 }% J4 M' G  s% B" K
3 X' P9 j$ [5 L1 S本科從大學畢業(yè)之后,時隔三年,我再次走進校園,并且是日本的大學課堂。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對日本的大學教育進行了體驗,進行了觀察,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主要有以下兩點。1.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素質(zhì)教養(yǎng)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并且通過這些來反思中國教育中的不足。2.對于日本的大學課堂教育我認為也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對于其問題點及改進方式做了一些考慮。在這里想對后者做一些說明。4 D: V3 R. Y+ [6 ]
5 V3 K9 X- Q7 V0 v
這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8 p8 ]; h9 n" k+ ?. g1 G一.授課的效率。二.授課的方法。三.大學教育與企業(yè)管理。四.發(fā)展的根本。后記& E7 e3 n8 I/ _! }
( g7 a" e# W. ~1 `9 k; t/ a
一,授課的效率5 X! Q7 D( L3 R
我在進入日本的大學之后,最初半年的預科課程是每周參加5節(jié)課,與二年級或者三年級的大學生一起上課;進入碩士課程之后每周參加10節(jié)課,是與碩士生一同上課。在上過這些課之后,對于授課的效率,我有一些注意的地方。在這里,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由大學教授來進行上課,但我覺得授課的效果有一些不夠好的地方。(這種說法有些失禮,萬望見諒)
1 U2 }2 ?) S0 _; t; r# R: s: x/ U7 |( o9 A- j6 N; I, O
我的日語不太好,對授課的內(nèi)容不能夠完全聽懂,但是,看看周圍日本學生的聽課情況應該可以反映出授課的效率。課堂上有一些學生在睡覺,并且不在少數(shù),另外就是學生都愿意往后面坐。再有,我在勤工儉學時有幫教授批改作業(yè),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有些學生是在很努力地寫作業(yè),但是對于課程的內(nèi)容,一些公式和計算卻是并沒有得到吸收掌握的樣子。從這點來看,我覺得授課的效率是有改善余地的。4 L9 `) ~6 o; g

3 \6 R7 F, E5 j授課的效率不高,應該可以稱之為一個問題。對這個問題進行簡單的思考,最簡單的對策就是發(fā)布命令,例如“禁止瞌睡,前排就座”。但是,這樣的對策,還不如沒有,只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如果這篇文字只想推薦這樣的對策,那么廢紙簍才是它最好的歸宿。
6 a/ G9 W$ I9 d- Y
7 o; r& y2 _! m7 q關(guān)于企業(yè)管理,有這樣一種說法:“企業(yè)中80%以上的問題都可以從管理上找到原因,其余的20%也大體上可以從管理中找出原因?!保╓.Edwards.Deming Dr.)也就是說,如果某個過程之后的結(jié)果不夠理想,那么需要調(diào)整的不應該是結(jié)果,而應該是過程。企業(yè)里發(fā)生了問題,只著眼于結(jié)果而對其修改是不夠的,對其制造過程的改善才是必要的。與此相同,在“學”的一方出現(xiàn)了問題,應該改善的不只是“學”,轉(zhuǎn)變一下眼光,對“教”的一方的改善才更為重要。4 [1 M# ~! h( J9 [! C& g& }
4 s  K% C6 d8 }  k( e1 l( `
關(guān)于授課的效率,在這里試作如下的分析。
" }7 o! U- U0 K1 ?" Q1.問題:如果要達到較高的授課效率,那么就需要很多的時間來進行備課及反饋確認。但是大學教授往往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2 R. b# T3 j. J: C
   解決:設立專門的講師職位,進行授課。
  G6 |% t3 O2 u8 l* T; w2.問題:如果每門課都設置專門講師的話,那么需要支付的成本將會很高。
! p# ?( C0 b9 u/ ^! n   解決:講師可以一人負責多門課程。. ~, W. I' v* p: I+ L
3.問題:講師一人負責多門課程,是否能夠?qū)?nèi)容全部掌握。+ K3 R4 q3 X& G% P0 `" `7 _$ H, Z9 n
   解決:有可能。
, q$ V% [( C0 R& n8 ]7 ]7 _
3 U0 i$ v  p: i, S/ f8 c接下來對以上考慮進行一下說明。/ l9 n( x* N3 R6 a+ ~# a1 Q- r
關(guān)于問題1,對于授課人員來說,涉及授課的時間其實并不只是90分鐘的課堂時間,課前的準備時間和課后的反饋確認時間都是必要的。所以說“授課”是一個花時間的過程。對于一年級及三年級課程來說,比較多的是專業(yè)領域里面的基礎知識,不是那種非必需要大學教授來教的程度。所以由其他講師來進行授課也是未嘗不可的。
8 D; N  ~! _& e% k* y
# B4 ~! Y; a9 a) {3 `關(guān)于問題3,一個人教多門課程應該是有可能性的。為什么這么說呢,現(xiàn)在大學授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多門課程”的目標。當然,全部的學生都達到這個目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個人掌握多門課程,還是有可能的。0 u. R, K$ }# t
關(guān)于這個問題,還有有一種疑問就是:為什么一定要“教”的一方去改變。在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意思是老師只介紹入門內(nèi)容,其他要靠學生自己修行。根據(jù)這句話來看,老師沒必要教得太詳細,努力學習是學生自身的事情。但是,有著如下的收支平衡。8 y5 c7 V  x- K' J/ a& h

- E: M# Y, D3 q" c) ~3 U4 G! K; u3 G( l- a4 W
( ^8 p: D0 z6 y$ P) V& }
宏觀來看,輸入的是老師和學生的時間,應該有相應的輸出,中間的shell才會有存在的意義。但是實際情況來看,一些授課之后,學生對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識點也沒能理解,而且人數(shù)還不在少數(shù),他們在寫作業(yè)前還要重新把書看一遍,那么授課這個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效率低下被浪費的。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教與學的平衡。教兩分而自學八分,與教五分而自學五分,其效果是不同的。同樣,教八分而學二分,對學生其實是有害的。從授課結(jié)果學生掌握情況來看,授課的效率是有待提高的。9 |- e' E; k. Y- p7 |7 u5 N, x& n

! l) g8 E/ n  J$ H$ d2 D二,授課的方式
) t2 b: G$ y0 n5 [0 j2 E關(guān)于授課的方式,在這里想寫的是如下幾點。0 s: q6 t3 d, ~2 f& A$ E- B
1.指路原則    2.羅列式    3.8P與預測    4.使用關(guān)聯(lián)     5.PDCA# N2 T2 b+ T' Z& M

+ T+ T1 i, a0 S- [) _6 u9 ~1.指路原則
! ?8 ]0 x# T7 q5 X  o+ Z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被人問路的經(jīng)驗。但是在指路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xiàn)問題,即使是自己熟悉的道路,給人指路時“讓對方知道怎么走”也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么呢,因為“指路者”對周圍的情況非常熟悉,說得就比較簡單一些;而“問路者”對周圍的情況是沒有那么詳細的概念的,因此就會出現(xiàn)疑惑的情況。因此,如何用“詳細,容易明白,讓人信服”的方法去告訴問路者,這實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P7 [2 |& y) M' E  g

2 ?( Z: w& d" F* p) s/ Z; ]  c    同樣,在教授知識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問題。“授課者”對于一些原理,推導過程,思考方式,都已經(jīng)重復多次熟稔于心,所以在授課的時候就會有不夠詳細的地方,結(jié)果就有可能導致在短時間內(nèi),“聽課者”未能夠?qū)χR有所掌握,課后還要重新花時間啃一遍,或者學不明白。因此,“授課者”只把知識內(nèi)容羅列敘述出來還不夠,有必要在“方法”上花功夫才好。具體的做法在后面的“8P和預測”部分還會陳述。4 s! ?. w( ?1 s
* f( V9 |( D; ^$ x% D8 Y
2.羅列式
* [' A; r2 [, ~. d# v8 K* H這個概念最初是在管理類的文章中較為多見。復雜的作業(yè)流程以及操作方法等,一條一條羅列出來,就會變得容易理解容易記憶。長的段落,與其相比之下,羅列的方式更容易閱讀一些。如果對其解釋的話,具體做法如下。
4 n6 i7 D6 ?# x. M: ^6 ?. ?4 C" s. v! z. H/ u: \$ e6 _5 j
a.最初,寫下總結(jié)的要點。
& R# l( Y! n# d$ y. f8 \b.中間,將內(nèi)容適當?shù)貏澐殖蓭讞l,羅列出來。
, ~, f' P& l) ^0 \7 {6 }c.最后,將技巧總結(jié)出來,表示出來。
0 i$ }' C+ V' Y( D, j! \8 r. M" I" Y( d0 J/ `4 e
這個方法看起來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在小學生寫作文的時候較多使用。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這種做法未被采用,結(jié)果就是,課程聽了大半之后才會明白哪些是重要的,以及,把課程重新回頭看一遍,才知道哪些是其中的技巧點。授課應該是一種有效率地傳遞知識的事情,因此盡可能地提高效率是一件值得考慮的事情。
6 X6 [( S) G  C! q. ^, E, T7 b1 ^' `3 g, x5 I! X6 v
3.8P和預測2 Z) d1 @/ O* D, H9 A) }5 m  S/ v* }
在日本進入大學后,我第一次看到使用projector 和powerpoint進行的授課,
: b4 k4 @& I6 g3 b) ]這兩個單詞的頭文字都是P,擴展一下,授課中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8個P。7 h) y3 @6 s" v- v1 ~( e8 M
硬件:Powerpoint,Projector,Print,Pointer;4 V$ b; {* A% Y5 s: X
軟件:Person,Predict,Plan,Play。
6 s$ H. a" i+ z" U: h這里的硬件指的是宏觀來說可以一般市販找到的可以簡單判明品質(zhì)的東西,
4 R& I8 c5 V' w" U& Z, F, O* g所以Powerpoint雖屬于電腦軟件但也歸入了硬件。
; v% u4 c9 V0 r" B6 r5 r  q
$ h2 U' x' K9 W  B1 i8 G1 L% L首先說硬件,通過使用Projector和Powerpoint,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大量的內(nèi)容展示出來,這是黑板粉筆所不能達到的效果。Print在這里的意思是印刷分發(fā)的材料,我在日本從語言學校到預科課程到大學院課程,經(jīng)常有課堂分發(fā)的材料,是關(guān)于授課所補充的內(nèi)容。Pointer就是在大屏幕時要用到的工具。% k3 a$ v8 C9 d

. w  ~+ p( z- D5 L+ N) l接下來說軟件,按照順序來說,就是,首先要找到合適的Person作為講師,然后對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行Predict,然后作出Plan,最后是Play也就是授課。前面說的硬件都是手段,而真正需要用心去做因人而異的是軟件,是需要去進行思考進行設計的,其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Predict。" C9 o. Q8 Q5 o" W7 [5 n
- C8 S9 ^/ s$ o1 U
接下來對Predict進行說明,它是指:在傳授之前去預測一下聽眾能理解到哪一種程度。前面提到的“指路原則”就是“預測-實施”的一個過程。有時候會覺得,“說這些就應該能明白了”但是按照這種方法去指路的話,往往會導致“問路者找不到地方”的結(jié)果。應該多推測一下,多說一些標志物體,羅列幾條,考慮一些巧妙易懂的說法,才能讓對方明白。/ G% D, Y- S& {1 m
2 }5 W$ n* c! M6 {6 d4 b1 {
大學生既然能夠取得較好的分數(shù)進入大學,那么他們是有一定的智力基礎,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因此就認為“什么知識都能快速吸收”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授課的過程中如果不花一些功夫的話,“知識傳遞不過去”的情況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從課后得反饋中可以看到這些事實。授課的目的是“知識的傳遞”,也就是說要實現(xiàn)“學生的吸收”。為了授課,老師和學生都要度過這些課堂時間,如果這個“傳遞”不能做好的話,那么就有些浪費了。為了更好地“傳遞”,就需要進行一些Predict,來設計并實施授課的過程。# a4 |5 e( V) R+ L) R3 E5 H+ O
+ v6 d' o  x, O# ^5 T7 N' p1 k
所謂Predict,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主要就是從一些“基礎的東西”“聽眾應該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來進行遞進的陳述,應該就可以。授課也是一個“設計”的過程,我在其他文章里寫過關(guān)于設計的三種方法也是適用的。一是參考已有的東西,二是沒有參考時去猜測,三是對猜測的部分進行反饋確認。多下一些功夫,就會使授課的效率提高。! `0 Y. `, n0 i* ]

* D; t4 C6 d1 U. J4.實用關(guān)聯(lián)
; _5 X. n7 u# p* `授課的時候,老師會問“明白了么?”,結(jié)果下面沒有回答,這樣的場面我見過好幾次。每次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但是我的感覺是,如果能夠舉適當?shù)睦拥脑?,聽講者明白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 c; X! d$ s' n5 [1 `
, h0 x6 m3 E/ ~) E' |  [# J現(xiàn)在還能記清楚的有兩次。一次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堆的公式,最后導出了某某的公式。然后對學生說“明白了么?”,下面的學生沒有回答。只把公式給學生看,那只是公式而已。問的明白與否是什么東西,不能夠明確。如果說問的是公式推導過程或者公式本身,那么寫在黑板上的東西,無所謂明白不明白,能認得字母就成。如果說公式的意義,那么如果沒有另外的說明,是不會明白的。于是我的感覺是,如果能夠舉出例題和應用情況,則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 F4 v8 _% r/ I3 Q3 T" \8 N9 d
$ H! N& P' H% j/ W+ q$ `另一個例子是,有位前輩對四年級學生講解數(shù)值解析的方法,將許多公式和原理都介紹之后,問一句“明白了么?”,同樣沒有回答。那個方法用在什么情況下,前輩沒有介紹。如果舉例一個小的例題,則會容易理解一些。另外,那個方法并不是用手算能夠計算的方法,而是需要編程計算的,公式和原理很復雜,如果能夠介紹程序怎么來做的方針,效果肯定會更好一些。
' h" O# ~8 z% H$ m8 U, x: o- Y+ `  q" h* k. ]- C! }
日本有位作家叫做夏目漱石,他的頭像被印刷在一千日元的日本紙幣上。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只是單純的明白,而沒有實際的應用,那樣的學問可以說是徒勞,相比之下睡個午覺更好一些?!边@個意思與上面說的意思稍微有一點差別,但是大方向是相同的,就是與“只陳述原理”相比,將實際應用的情況也一同教授會更好一些。  h0 V2 `$ L# n4 b  c) K
% e5 _. Y/ \( n, H" r
5.PDCA的應用. f& C4 f0 [- i3 }( ~
PDCA是質(zhì)量管理的一個用語。全稱是“Plan,Do,Check,Action”的循環(huán),意思是“計劃,執(zhí)行,檢查,修正”的質(zhì)量管理運營模式。這個PDCA后來發(fā)展為QC運動。他的一種解釋是:關(guān)于某種產(chǎn)品的制造過程,首先進行計劃,然后執(zhí)行生產(chǎn)操作,之后進行質(zhì)量檢查,最后再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點對生產(chǎn)過程進行修正。在日本,很多企業(yè)在使用這種質(zhì)量管理模式。, O7 X5 `; ~. ]8 v! ~- h+ D# p3 G
接下來說PDCA在授課過程中的應用。/ j( \2 T- r1 g" h, Y% L+ R

( W- ?9 _) R9 H  l0 w5 b7 T/ Z(P,計劃)授課設計,根據(jù)理解能力進行預測,盡力使授課內(nèi)容能夠讓學生能夠理解。' i* t; j7 a- n6 b! R% Y
(D,執(zhí)行)進行授課,和講演一樣,面對聽眾,用明朗的聲音和感動力來傳遞。  ~* j  c' E0 N7 e
(C,檢查)通過作業(yè)或者測驗來檢查知識是否充分傳遞過去,有沒有仍不明白的地方。
( r' E1 O: L8 i' ]9 u$ ~$ C; |(A,修正)根據(jù)檢查的結(jié)果,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對授課設計進行調(diào)整和改善。
! j- l: a2 e+ m' Z2 A$ K4 G, T8 K* R  r0 f+ C
三,大學教育與企業(yè)管理
: b1 x; B* ^3 [7 K. {0 @我大學本科畢業(yè)之后,在企業(yè)里工作了兩年。工作時,深刻感受到了大學與企業(yè)的不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另一個感受就是,大學里學的東西與企業(yè)里做事的關(guān)聯(lián)不大?,F(xiàn)在我第二次走入大學校園,并且是日本的大學。但是,仍然會有同樣的感受。當然,我對授課的內(nèi)容不能做到全部的理解,以及所接受的授課科目比較少,但是,通過瀏覽教材等材料,以及與友人進行談論,是可以得到一個大體的感覺的。
. O$ u6 p. q7 h; l6 U8 o7 ^2 a2 G, Y4 b& q' o. I6 ^! ]
我在企業(yè)里工作時,讀過一點管理類的書籍,對管理知識學習了一點點。今年集中講義的時候,有一次課后我向老師提問,我拿著TQC和JIT的打印材料,提問相關(guān)的問題。那位老師在回答我的問題之后,他說,如果他能夠在大學的時候接觸這些知識的話,現(xiàn)在會變得更好一些。
& U5 W$ `$ [+ \4 }6 U
1 p( c) Q: X! a- P在那之后,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的分析,如圖所示。
6 [- |& W2 i2 |% @+ o0 {) Z6 l& d
; Y/ v+ {. C9 R* s8 D0 @+ q (, 下載次數(shù): 132)
3 x; h! p" C# e# \
8 C" l$ J/ u/ b5 I9 E6 N6 A如圖所示,大學生畢業(yè)之后大體會有研究和就職兩條主要道路。如果進行研究,會明白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然后作為教授可以在大學課堂上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在就職的道路上,也會明白企業(yè)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但是很少有機會再能將那些知識教給新的學生。也就是說,在就職的路上,知識的PDCA沒有實現(xiàn)閉環(huán),而是一個開環(huán)的系統(tǒng)。
( p4 M- R  _9 V5 g1 c6 D- o
" `' t0 n6 n" ~1 h" }! T當然,“企業(yè)希望大學生掌握的知識”,在企業(yè)內(nèi)部培訓以及社會教育中也可以學習。但是,學生在大學里,如果不能被傳授到將來要使用的知識,那么這個四年或者六年的時間就有點浪費了。況且,“進入企業(yè)”比“從事研究”的學生會更多一些,所以在大學里,多傳授一些“企業(yè)希望大學生掌握的知識”是有必要的。在這里再簡單解釋一下戴明的理論。對于作業(yè)流程的改善是永無止境的。PDCA中的A也就是修正的環(huán)節(jié),是經(jīng)常會被忽視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 Q2 V  B! K4 S5 A, R
/ Y, D% E* w' n+ o1 D: F曾經(jīng)聽到過一個故事:有位大學校長在讀《每日新聞》的時候,看到某大公司的新社長上任的消息,然后感嘆到“這次又不是我們學校出來的”。要想改善結(jié)果,需要著眼于改善其過程。2 y" d' v* E6 m- n* [: K# p# [
% @4 j2 _9 H3 N6 ~
四.發(fā)展的根本5 @: G' D( F* K( b7 D  K
我的體驗是,日本的大學里研究水平很高,但是教學技術(shù)卻并不是很高。但是這樣的結(jié)論并不令人失望,因為這或許可以再次證明下面的理論:“發(fā)展的根本是什么,與技術(shù)相比,其實管理更為重要。”日本的發(fā)展在于什么,與大學教育相比,其他的東西作用更大一些。! @' |9 A- I( L6 F

1 v& B6 H, Y, `5 D5 d0 M: l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GM汽車公司,花費了600億美元,去研發(fā)更先進的自動制造技術(shù)及設備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以及提高生產(chǎn)效率,但是雖然技術(shù)變得先進了,但是GM的業(yè)績卻沒有多少長進。與其不同,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不是花費大量投資去追求生產(chǎn)制造和信息處理的先進技術(shù),而是對開發(fā)生產(chǎn)以及供應鏈的流程進行大量的改善以及花功夫。結(jié)果,豐田公司改變了世界汽車工業(yè)的形式。由此可見,對于企業(yè)來說,與技術(shù)的提高相比,流程的改善,或者說管理方法的改善,是更有效的行為。
# K: Z) J  x2 G1 e4 j
9 G9 i% _0 `+ o- N- [, P% b2 j企業(yè)是這樣,先進技術(shù)是位處于金字塔的頂部的東西,同時它下面的各方面的支援也是更為重要的。如果各方面的支援做得不夠好的話,那么先進技術(shù)下面就只能是一根獨立的木棒,是不結(jié)實的。同樣,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技術(shù)相比,勞動者的方面原因或許更多一些。
% V+ X' y  ]. `5 r2 U* h+ [1 c
2 p5 u+ e0 a1 M8 d  k6 e* Y* z后記
4 H: [  I; Q, T# T& y# ~4 ?此文對大學教育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其原因是因為,學生是經(jīng)濟的建設者,宏觀來看,他們身上灌注更多的知識,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有益的。如果沒能給建設者個體灌注更多的知識,那么單純地追求經(jīng)濟發(fā)展也是不易的。關(guān)注經(jīng)濟之前,也可以微觀地關(guān)注它的建設者的個體成長。
, N# H, p- N1 [- g# a
' W3 c6 U- ]% s4 L! D' x (, 下載次數(shù): 123)
' }/ A" v% r% x7 K. B4 G
& v7 l' K+ U- I& V' d這篇文字里面的觀點,也許是很多人都已經(jīng)考慮過的事情。并且,我來日本的時間很短,這些觀點或許是可笑的,如果那樣的話,就真是所謂的“笑覽”了。承蒙笑覽,請多關(guān)照。  O; Y* z; A3 j& }
(作成日期:2004年7月7日 14:03:00,最后修改2004年8月18日 3:43:38)
" ]7 k+ v" e' O. e" @
7 r: B7 W& _% @. k3 r
作者: 祺哈哈哈    時間: 2015-1-4 17:50
很深刻。
作者: 簡雨    時間: 2015-1-4 18:15
寫的很好啊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4 19:02
如果有社友想了解日本風格,我覺得看子子的帖子就是最好的體驗。有條有理,一絲不茍。實在佩服。我不知道樓主是原來就這種風格,還是去日本以后被熏陶成這樣的。值得我們大家認真體會和學習。希望年輕人好好讀一下子子的所有帖子,看看人家是怎么做事的。
# n5 [% w# m, l. n% T4 _/ N, q/ m0 u* f( R7 ~, q0 u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5-1-4 19:57
學習。
作者: dove2199    時間: 2015-1-4 21:29
寫的非常很不錯,學習了!
作者: 倚竹凌霄    時間: 2015-1-4 21:37
寫得真好!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5-1-4 2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務實777    時間: 2015-1-4 22:41
新年好文~
作者: -[.赱.開.    時間: 2015-1-4 23:00
文章寫得很好,雖然有批評,還是附上歉意的話,很有禮貌,值得我這個年輕人學習,要謙虛
作者: 繁星ian    時間: 2015-1-4 23:35
子子大俠的帖子一如既往的條理清晰。話說我公司也有培訓PDCA,只是剛工作還很少用
作者: 探索號QM    時間: 2015-1-5 04:21
質(zhì)量管理方面有許多知識和原理,可以適用于各個方面。學習成熟的理論和技能就用得上。譬如學習駕駛,操作機床等。
作者: 海釣愛好者    時間: 2015-1-5 08:26
沒文化的俺看不太懂,俺只記得2003年我正好公司派往日本本社深造一年,那一年很充實,也證明了我們中國人的機械操作技術(shù)并不比日本人差,哈哈,難忘的一年
作者: 小泥娃子    時間: 2015-1-5 08:41
學習
作者: 學習進步    時間: 2015-1-5 08:43
受益匪淺,謝謝樓主
作者: zy4691    時間: 2015-1-5 12:34
調(diào)理很清楚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5-1-5 14:02
學習了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5-1-5 15:57
子子大俠新年好,哈哈  O) x8 x  }* S- \) b0 p' L. |
中學時讀過一本《逝者如斯未嘗往》,講梅貽琦時說到“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傳道、授業(yè)、解惑是老師跟學校的最基本任務,在教育這個關(guān)系國家未來的大命題上每個民族都該有自己的一套,很好奇民國時那些教育家如何在被描述為“政治黑暗、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大環(huán)境下培育出那么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
% I: n4 Z3 f# {' U島國這方面肯定比天朝優(yōu)秀,但正如靈翼大俠所言——任何制度都有不完美的地方,還希望大俠多多碼子,讓俺們這些坐井觀天的多開開眼。
作者: 機械設計-陽光    時間: 2015-1-5 16:08
謝謝樓主
作者: 秦鄲    時間: 2015-1-5 16:20
寫的很有條理,很值得學習
作者: 豆腐腦油條    時間: 2015-1-5 16:41
有條有理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5-1-5 16:51
好經(jīng)歷,好財富
作者: 小灞    時間: 2015-1-5 19:04
日本人做事普遍比較謹慎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5-1-5 22:20
前年和去年,我和日本人,印度人一起合作一個項目。9 V$ B4 U5 V6 q. _$ o+ B
后來發(fā)現(xiàn)印度三哥在捏造試驗數(shù)據(jù)這方面非??拥?,明明達不到的精度,他偏說自己做到了;明明扛不動的載荷,他偏說沒問題。
$ d! d% k9 G/ g4 u5 k1 L后來和一個幾乎玩過萬國外貿(mào)的家伙聊,他說現(xiàn)在韓國人也很坑爹,也捏造試驗數(shù)據(jù);甚至日本人也很坑爹,也捏造數(shù)據(jù)了,“老的鬼子很實在,年輕的鬼子同樣坑爹”
3 O! O; _* ]! {1 w  ?4 Z不知道這方面說法是不是真的?
作者: sogood    時間: 2015-1-6 09:15
樓方能不能介紹下留日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6 09:30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1-6 13:51 編輯 2 h; c; x1 ^; ^) L6 D
civiling 發(fā)表于 2015-1-5 23:20
6 l* \6 Y9 f! h/ M- A4 I前年和去年,我和日本人,印度人一起合作一個項目。
- Z* g$ |1 ?0 |, m; ^5 f后來發(fā)現(xiàn)印度三哥在捏造試驗數(shù)據(jù)這方面非??拥?,明明 ...
, P: \9 w4 H, m- f7 A0 p
謝謝回帖。2 H' M) P* o7 Z! T8 x' b5 n" N$ a
日本人的新一代人,確實不如他們的老一代。這點是我比較注意的。
, g$ t$ d6 {. l8 r0 x2 ~; S. r+ q我在日本呆了十年多,見的日本人不是很多,但多少也是有一些的。
% n. h; V  U: u7 b7 Q8 K+ Z比如,前面文章里提過的,大學生上課睡覺的很多,
5 |+ a7 `: V1 r7 M; K我們這里還是國立大學還好一些,如果是其他一些規(guī)模小一些的大學,
1 R) R1 Y: l2 I' K. n8 l里面可以說大多數(shù)學生生都在玩,日本人也承認這一點。
- U! P+ U$ _# j$ U5 E) Z十幾年前日本覺得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開始推行“寬松教育”,
9 C  T/ N: A5 g* Z5 v* U導致學力逐漸下降,這也在近年逐漸體現(xiàn)出來,在網(wǎng)上報紙上都有報道。
: ]: q6 z8 u, j, g: F; `* b4 X5 ~! i1 E! V/ P
當然,只看壞的一面沒有多少參考意義,另一方面來說,也要看好的一面,  r, c/ n2 \6 a. E
許多學力不強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和會社,能夠順利做事,
7 a$ h7 F% a9 i說明他們在學力以外的一些素質(zhì)教養(yǎng)還是好的,
9 S" {' _( l7 X1 g/ M8 i我推測是與他們的家庭教育以及大學打工鍛煉所致。
+ O+ p% h7 R7 C- J* l家庭教育就不說了,網(wǎng)上有很多的文章。這里說一下打工。
! E, j0 c% W. g) ~0 @' g6 Q+ X' r$ C6 E- N/ Y- T% X
大學打工這一點,比如19歲進大學,到畢業(yè)的四年間里,
# g( v4 P4 J. Y. O* x  _7 m' B* t我在中國的時候四年都在校園里,偶爾有打工也只是家教。
- X8 o; F7 i  Q  ]$ L! \日本的大學生很多都要打工,在料理店或者其他為客人服務場所,9 Z7 o6 S4 ~' V0 T: u
一個是在打工時與社會人一起做事,
9 d7 Z" G5 f6 v7 g- l* b2 g9 ^$ c另一個是在打工時會面對許多的客人,, u" C  e9 M. |, W# q3 T
這兩點對于做事風格的形成非常重要,9 ^2 d; m  a( G& K  O! K9 W
而就我來說,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22歲了,24歲到日本開始打工,& P1 K  V& g* p6 H, b: N" Q
做事中接觸的人多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做事中有問題的地方,
+ h, J% P/ V$ X& V! E, i" n% b9 s如果能早一些的話,或許會更好一些。( p' `! f( l  l' M$ g( M
人只有多與人接觸才會提高得快。
$ y- w; H1 G* m" U4 E. C& ^后來我的感受是,一個與20人說過話的人,和與200人說過話的人,) z' K6 }5 i7 [9 A  U% y9 _, `
其說話辦事肯定是不一樣的。4 ?6 I# W! h2 X/ u$ Y8 S
或許日本在這方面做得好一些。) ?7 X: m' ?5 M( V% G, Y
0 P- o* R0 X2 B
話題有點偏,回到層主提到的數(shù)據(jù)放水的事情,- n, E& Y4 K# t" T& j
這點我還沒怎么直接見到,不過日本的新聞和報紙上有過一些報道,
; _8 T( a, M% y7 X+ X1 F如去年的論文作假,以及前幾年在日本大肆報導的姊齒建設設計公司事件。% S- s' |9 W  x$ V
在做事的時候,事情都是有行和不行兩種結(jié)果的,( g) o2 C1 l6 F, P9 m! N3 E
如果對客觀規(guī)律不夠尊重,那么就會有不行的結(jié)果,做不出結(jié)果,而上司又在催,+ ]$ P9 j, i% x
日本又有著自己躺在第二經(jīng)濟大國名聲上積累的自大,不愿服軟,5 P# _( g& F/ ^7 T
那么剩下來就無路可走,僥幸做一些東西出來先度過去再說,就出問題了。0 @8 ~; q) `% D9 v' j: F
也許是這樣吧。
; C9 e( o4 E: S- ^$ i* G4 S) {) O, p: Q
另外就是,有時看到一些中國企業(yè)的人做事時不夠細致推導,3 I( \. w0 ^& P, B: Z- \+ P* i( k) r
而日本人往往會認真細致地推導思考分析佐證,
, J" P8 O  x) S' [' i* j  q/ E( N兩方的人馬在做事情時,一方考慮細致,另一方考慮不夠多,
& _1 L7 p9 N% f% \那么細致的一方就顯得技術(shù)高一些,
  a1 V+ z  t4 Y5 S% Q另一方面,細致的一方如果有做不好而試圖打馬虎眼,另一方考慮依然不夠多那么就會過去。
- T  o7 C% B* A9 }+ y# p8 ^' L* ~有些事情不是單純地說聰明或者不聰明,7 R1 _0 G; r! m' x+ S7 `* C
一方面是見過或者讀過或者聽過的知識點是否夠多,
# x4 |6 i4 J2 c& G6 E: X( e一方面是對眼前事物的問題點去注意的能力是否夠,
; d& T3 o5 @/ I. J' m2 Z一方面是著眼點在哪里,1 C7 n5 b) w; g7 o" |( x; g8 q# x
一方面是思考時能走幾步,2 o. n4 z( s, r  E) z" W
這些差距積累下來,做事的結(jié)果,就是不同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有無。
7 E! `6 u$ ?# {8 I
( m# b# J9 D) d想到了這些,隨手寫下來。
. M& o1 ~& c+ z6 b( S最近十年的日本年輕人如果學力有不足的地方," E1 d& l( O; F# L0 _% z* N9 \! _/ @7 \
加上他們的新老人員知識傳承能力的不足,: q: u; S. c$ w& `4 e5 d: Q
那么二十年后這批人被推上領導崗位,
+ }! |% {  G$ x$ {8 Q再總體來看,日本的企業(yè)技術(shù)和經(jīng)濟狀況,其實是不容樂觀的。
/ D. @" o- S* ?2 e9 c  d同時,一方發(fā)展得慢了,不代表另一方發(fā)展就變快了,
+ S/ ], ]" Y7 y# l兩方都是獨立的集團,一方發(fā)展得慢了,另一方有可能原地不動,
# v: S% k: H& n% b3 }這都是有可能的。
" h) a4 m" {, v7 r作為個體來說,實現(xiàn)自己的PLUS,是應該考慮的事情。: Z: R+ k) [9 z
9 |; j) {1 v  v" J
另外層主提到了年老的日本人很實在,年輕人比較坑爹。
0 k* N% @+ m4 o像前面說的那樣,對于此觀點表示同意。
, Z. k  @% K$ E7 ?* u現(xiàn)在的公司里,一般年長一些五十歲前后的老員工是技術(shù)的中堅,
1 m& Y# F1 K, \2 [而輕的三十幾歲的員工則技術(shù)稍差一些。6 z0 N# N" X, R; g( k
另外的文章里也寫過,日本的新老傳承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f1 p; n; ?6 `4 a# G, f
這也限制了它的發(fā)展空間。
7 J. m3 S9 n6 L, E8 {
1 ?: r/ z6 n0 y6 p# z9 J* q至于為什么他們的老一代日本人水平比較高,& }/ I; s6 T4 l1 z, t  `( V1 X9 T
我分析原因是這樣的。  E  H4 x8 M/ g- P0 i
戰(zhàn)后日本物資匱乏,導致很多家庭都沒有東西,
% s' S+ l8 e4 @* c4 r3 u" ]7 r我見過的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說,他到十八歲的時候,父母就不管他了,$ r$ b2 v/ F% h& ]
確實是沒有東西,沒有那么多吃的給他。1 u$ i# U# E( X2 v
由此有了一個名詞叫“Hungry Spirit”/ n# b' C4 s/ }% m9 z
這個精神使他們那一代都很努力,很吃苦,結(jié)果是很優(yōu)秀2 r7 [& V/ b7 O7 U; C+ i
再往下六幾年的人還能努努力,
( W, j! h! F9 G  s結(jié)果到了他們的八零后,就差多了。; u) n' H$ F& A' X: ?
所謂“富不過五代”,在日本這個地方也是可以看出來一些的。" f) g8 w1 {: A; }  M0 e7 v
8 k9 A( _4 B6 k# x! l/ K* `  h
所謂觀察別人,一方面是看它好的東西,一方面是看它不好的東西,' ]$ k: L5 ^$ g( m- K2 u
它好的東西要想辦法學習參考,如果采取妒忌挑刺的眼光去看就沒有收獲了。; P! g, M. l2 K1 a; j0 E
不好的東西要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那個樣子,如果帶著嘲笑的眼光去看就不好了。  |0 i" |6 l! ~6 E6 A

. P7 W5 T0 ~1 Q0 {9 e大概是這個樣子。
7 {  f, q3 B2 v, I
! o: l' B# g  l7 x6 L
4 g& A/ h( u( @7 g. E  p# N$ R2 o; i, r6 w1 _
' R3 p, l; B" Q5 _* y; L$ v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6 09:32
sogood 發(fā)表于 2015-1-6 10:15 ) |& _9 p, V' T
樓方能不能介紹下留日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 ?% ^, m  A3 g9 ~. V; z
關(guān)于日本留學的事情,很多中介更專業(yè)一些,我也是通過中介辦的語言學校留學,而且十年前和現(xiàn)在的形勢也不一樣,有一些留學網(wǎng)站及留學中介,那里應該會有更詳實的信息。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6 10:41
子子61961 發(fā)表于 2015-1-6 09:30 0 x+ R( |7 E& i
謝謝回帖。
, O) P7 z  |# y日本人的新一代人,確實不如他們的老一代。這點是我比較注意的。
, c& |- o8 `$ ]; Q/ c1 S3 m. H我在日本呆了十年多,見的 ...

/ e1 s4 n( r. w& o9 n$ a詳實的信息。期待子子寫更多的日本親歷見聞,鄰邦是自己的鏡子。2 p3 m9 M0 I+ B6 Y8 e" S1 A

作者: 靈魂草    時間: 2015-1-6 11:20
結(jié)合在學校的體會,感覺我們確實有很多不足。贊一個
作者: 龍沖007    時間: 2015-1-6 13:38
;。。。。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5-1-6 15:04
寫的非常很不錯,受教了
作者: miss246    時間: 2015-1-6 15:12
子子前輩總能把一些事情有條有序的寫出來 ,還可以清晰的寫出自己的想法。2 g: e5 W9 S  u  y

作者: 氮氣彈簧mickey    時間: 2015-1-6 16:09
沒看完,但是明顯感覺得到日本人做事的條理是相當明顯的,太長了,沒時間看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1-7 21:15
嚴謹!
作者: 燕客    時間: 2015-1-7 21:54
civiling 發(fā)表于 2015-1-5 22:20
  q5 J( E9 O2 p( j. Q# W1 @前年和去年,我和日本人,印度人一起合作一個項目。
* A! o: K6 u+ {1 k: U后來發(fā)現(xiàn)印度三哥在捏造試驗數(shù)據(jù)這方面非??拥?,明明 ...

" b. w/ m, |  b+ b3 e4 D我們幾個外國伙伴的年青小伙記, 什至表現(xiàn)比香港現(xiàn)年青人還差, 唉, 一蟹不如一蟹) p6 B8 E, r% x8 b, J( }4 u; x: m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5-1-7 23:49
子子61961 發(fā)表于 2015-1-6 09:30
) w" |8 m7 T' R- a5 d2 z' C6 q謝謝回帖。
& G2 V7 p- V+ e) b3 w% C+ s日本人的新一代人,確實不如他們的老一代。這點是我比較注意的。
- r$ s% C9 D. q+ b( R, J& X我在日本呆了十年多,見的 ...
+ Y( m( n0 y+ `' ^
感謝這么長篇的回復,確實,不該挑剔著,機會主義地看別人。而應該挑剔著,批評主義地看自己。5 @/ s8 T7 N& q3 B4 L& H! A
我身邊圍繞著一群和日本有關(guān)的人,日本回來的海歸導師,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的老婆,畢業(yè)就去日本回來無法找到滿意工作最后選擇舉家移民日本的朋友。對那邊,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H: n  N+ q  h& @/ [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5-1-8 22:03
羨慕樓主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5-1-9 17:04
頂一個,祝樓主學業(yè)有成
作者: 1號機械師    時間: 2015-1-10 21:24
好文章,調(diào)理清楚,值得學習樓主的分析方式。
作者: jixiewoniu    時間: 2015-1-11 13:09
看了樓主的文章,總會讓人靜靜得想一會,努力學習!
作者: 為之奕    時間: 2016-1-20 16:19
對于企業(yè)來說,與技術(shù)的提高相比,流程的改善,或者說管理方法的改善,是更有效的行為。
作者: Brian_Hou    時間: 2016-1-20 16:28
看文字感覺好日本的風格,看來樓主被日本文化影響不淺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