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以一個新人的角度,談談我在沈陽國企工作這幾年 [打印本頁]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09:57
標題: 以一個新人的角度,談談我在沈陽國企工作這幾年
         大學剛畢業(yè),就進入我現在所工作的國企之中,剛進企業(yè)那會就是為期將近一年的培訓,和上大學一樣,每天就是上課,有專門的人給你講課,設計,工藝,油站,儀孔,電控,客服等好多門課,帶你去現場給你講解,但是那會剛畢業(yè),培訓好多東西也聽不懂,感覺那會就是開開眼界,對這個企業(yè)先熟悉一下。

         為期將近一年的培訓過后,就進入分配的部門,干工藝,進去的時候有師傅帶著你,給你講,可能我?guī)煾当容^好,每問必答,到現在工作兩年了,依然這樣。剛開始也不用干什么活,每天就看看圖紙,惡補下專業(yè)課,半年后對自己家的產品也有了很詳細的了解。因為工作的性質,所以和設計,車間等部門都有很多的接觸,他們工作的方式,他們的技術我也時不時能學到很多,人又好有壞,但你虛心點都能告訴你,國企雖然部門分配的細但是你要學,肯定都能學到。

        以上就是這幾年工作的大概情況,在說說企業(yè)現狀,今年很差,我周邊幾個大國企都不行了,機床,北重,我們沈鼓還湊合,我們單位三部分組成,一個干壓縮機,往復式壓縮機,還有泵,兩個壓縮機不咋地今年,泵今年民品不是很好,但是核主泵還是有一百多億的單子,但依舊是在做各種準備,干核電還是太費勁,不過前景應該很好,畢竟三代核主泵也就一家做。

        說說我的感想。機械就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yè),除非你自己有公司,要不就是吃不飽餓不死的一個行業(yè)。我之所以選擇這個行業(yè)是我喜歡這個行業(yè),一個是因為大學學這個,第二個我本身我熱愛這個行業(yè)。身邊的同事,或者同學干機械的,他們有一個缺點,就是要就混日子,要不就好高騖遠?;烊兆拥木褪翘焯煲膊粚W習,遇到了別人告訴下會了,下次換個又不知道了。好高騖遠的人就天天各種理論分析,各種有限元,各種力學計算。我覺得這些對于一個剛畢業(yè)或者說對于做機械的很久的人來說,這些東西都是你的點睛之筆,并不是你引以為傲的資本。中國落后,就落后在基礎上了,為什么不去補補基礎,反而去補那些離我們那么遙遠的東西。比如你一個做設計的人,天天分析這分析那,但是你考慮到工藝性了嗎?你考慮到你所在企業(yè)工人加工你所設計的產品,是否方便嗎?一個設計者有的連加工都不明白,還分析什么?干工藝的,有的時候,你會安排個床子,給個切削參數,這樣就是個好工藝了?可能你的工藝沒問題,但是你能不能保證,在保證圖紙要求的基礎上,讓你們的工人師傅干的舒服,干的省力,這是需要你去車間和師傅們溝通的。不是坐在辦公室空想的,只要你干機械這一行,車間就是讓你成長最快的地方,車間的學習鑄就的是你的骨骼,理論的學習豐滿你的肉體,其余的學習是你的衣服,所以要分清主次。

        再說說我的學習,我基本就學基礎的,舉幾個例子。我剛下車間看師傅打表找正,我也學著師傅們,但是我的誤差很大,后來師傅告訴我,百分表的指針要過圓心,這樣才準,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很容易新人忽略。再有立車干活是要把工件墊起來的,如果用平墊,那么你就要上壓板,不然你就要用千斤頂,這些剛去的時候都不明白鬧了很多笑話。還有車床沿軸向走直線,很多情況會出現錐度,是需要找回來的,這些原來都不知道,現在每天還是去樓下看看,每天學一點,回來把一天學的記錄在本子上,沒事看看,我個人也不著急,慢慢學唄,機械這東西就靠積累,可能你學一招,十年也用不上,但十年后出現了,你解決了,這就體現出你的能力了。總之我會慢慢學習,挺過這幾年艱難的時候。

作者: 設計的小菜鳥    時間: 2015-5-20 10:08
說的好 哥們 企業(yè)還要人不。。。

補充內容 (2015-5-20 14:27):
好吧 那我完了。。。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0:13
設計的小菜鳥 發(fā)表于 2015-5-20 10:08
說的好 哥們 企業(yè)還要人不。。。

每年都會招畢業(yè)大學生,就是有三方協(xié)議那種,因為有那個好像國家給免稅,很少在社會上,但也有只是很好
作者: 利劍lm    時間: 2015-5-20 10:21
后面兩段很多地方是共鳴的
作者: dongst    時間: 2015-5-20 10:28
只想說力學計算什么的并不是好高騖遠,只是針對不同的“客戶”,發(fā)展出來的不同技能罷了。
車間的實際經驗非常重要,但是不要只用車間的思維,最好用設計的思維去干活。干活你肯定沒有專業(yè)的有經驗,很多師傅都是
從實踐得出結果的,你如果能從實踐聯系到理論,再到可以預判預知結果,那就是非常好了。
機械的賺錢能否,你多交流交流,各種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都有了解,就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0:28
利劍lm 發(fā)表于 2015-5-20 10:21
后面兩段很多地方是共鳴的

謝謝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0:36
dongst 發(fā)表于 2015-5-20 10:28
只想說力學計算什么的并不是好高騖遠,只是針對不同的“客戶”,發(fā)展出來的不同技能罷了。
車間的實際經驗 ...

你說的對,針對不同客戶所需要的是不一樣,我們單位也有那種部門,只需要你會理論分析,不需要會設計工藝這些,像車間,你說的我也贊同,我表達的是,如果你去做設計工藝等工作,車間最基本的東西要明白,不要弄出笑話,因為我們單位畢竟有的時候技術人員是要去車間做指導的。

作者: 小天001    時間: 2015-5-20 11:45
我之所以選擇這個行業(yè)是我喜歡這個行業(yè),一個是因為大學學這個,第二個我本身我熱愛這個行業(yè)

真羨慕你有熱愛的行業(yè),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5-5-20 1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鹽拌番茄    時間: 2015-5-20 12:30
現在能下車間的技術員太少了
作者: 背影2010    時間: 2015-5-20 12:41
吃不飽餓不死是大部分機械人的現狀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2:56
背影2010 發(fā)表于 2015-5-20 12:41
吃不飽餓不死是大部分機械人的現狀

是啊,尤其干技術的也就少部分人能賺錢多些,其余的太困難,我們企業(yè)浪費嚴重,提出了也沒人去管理,真希望這個行業(yè)能越來越好,越來越正規(guī),我們班的同學已經一半脫離機械行業(yè)了。

作者: 背影2010    時間: 2015-5-20 13:49
nukegmc 發(fā)表于 2015-5-20 12:56
是啊,尤其干技術的也就少部分人能賺錢多些,其余的太困難,我們企業(yè)浪費嚴重,提出了也沒人去管理,真希 ...

我們大學同學也好多抱怨的,沒辦法啊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5-20 13:57
在沈鼓要想學東西,那學一輩子都學不完,光是那幾個焊接師傅的手藝就夠你學的(舉個例子)。在沈鼓搞機加的出來到市面上,那真的搶手。好好在沈鼓學能耐吧。。。
作者: xzcs    時間: 2015-5-20 13:59
總結個人經歷,規(guī)劃個人前程。
作者: 風兒輕輕吹    時間: 2015-5-20 14:19
可能樓主工作時間尚短,還不是太清楚設計與工藝的關系。
理論分析和力學計算才是基礎中的基礎,作為設計者,我設計的東西是有理論依據的,工藝性只是考慮因素之一。工藝要滿足設計的要求,而不是相反。我不能為了讓你加工方便,而去改我的結構。而是你應該想方設法去制造出我設計的結構。
作者: supersword    時間: 2015-5-20 14:25
力學計算 理論分析也叫好高騖遠??!
作者: chen0024    時間: 2015-5-20 14:29
好地方啊 羨慕  我們這里地方比你們小點  但是也在努力學習當中加油吧
作者: tzairstar    時間: 2015-5-20 15:30
國企和私企是完全不一樣的,私企進來之后直接分配崗位,直接入手,幫你培訓幾個星期就不錯了,還一年呢!也許這就是國企和私企最大的區(qū)別吧,私企優(yōu)勝劣汰,國企有關系就能長久,而且待遇好。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5:39
masterzhuce 發(fā)表于 2015-5-20 13:57
在沈鼓要想學東西,那學一輩子都學不完,光是那幾個焊接師傅的手藝就夠你學的(舉個例子)。在沈鼓搞機加的 ...

有機會吃下去哈哈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5:49
supersword 發(fā)表于 2015-5-20 14:25
力學計算 理論分析也叫好高騖遠??!

可能企業(yè)性質不一樣吧,至少在我們這很少能用到,最多校核下強度,因為我們都是直接選型就可以了,技術都是引進的,圖紙只不過是轉化一下,所以很少能設計到計算,幾十年的成型產品了,我們進廠就是學習前人的經驗,很少創(chuàng)新,只有一個部門做創(chuàng)新的,也好多年了,但是他們改了好多模型,也不怎么好用,基本還是在用外國技術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5:55
風兒輕輕吹 發(fā)表于 2015-5-20 14:19
可能樓主工作時間尚短,還不是太清楚設計與工藝的關系。
理論分析和力學計算才是基礎中的基礎,作為設計者 ...

額,可能我的表達不是很清楚,因為我們設計不是設計那些新產品,都是直接引進的技術,有的時候設計只不過更改一下孔的個數,防止外面廠子做配件,也就這個時候需要他們考慮下工藝性,舉個例子,一個法蘭有四個加強筋,你在法蘭上安排偶數個孔,比如安排8個,有時候設計者考慮不細致會改成9個,這樣加工會撞到筋上,基本都是這種小問題,或者粗糙度不需要很高的時候,設計要求很高,造成加工困難這類,不是為了簡化工藝去更改你的結構

作者: Snow.    時間: 2015-5-20 15:56
感覺樓主評價的不夠客觀,臆想的比較多,自身局限性吧,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局限性,并無什么諷刺意思。
對于樓主說喜歡機械,愿意為之奮斗,還是很贊的。。
同機械專業(yè),同喜歡機械,但是現在為了生機,不得不準備離開機械,機械滿足不了我想要的。。沒有辦法,希望樓主早日成為大拿。
作者: 夢得    時間: 2015-5-20 15:58
拿不出原創(chuàng)的產品,始終還是慢人家一拍!
作者: tsar1987    時間: 2015-5-20 16:53
沈鼓和三菱重工合資的菱重吧
之前和日方總經理認識,往電站沒少賣泵
好多鑄件都是日本鑄好拉過來焊接,但是成品率還是跟鬼子差一大截
后來沈鼓說什么核泵國產化其實就是消化了下三菱重工的技術吧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0 17:02
tsar1987 發(fā)表于 2015-5-20 16:53
沈鼓和三菱重工合資的菱重吧
之前和日方總經理認識,往電站沒少賣泵
好多鑄件都是日本鑄好拉過來焊接,但 ...

你說那個是火電站的泵,今年有臺全容量是和三菱合作,超超臨界,日本做的內殼體鑄件確實好,我們的鑄件比人差好多,核泵是引進的美國三代技術,EMD西屋的,還有法國的技術。目前AP1000做好了,這幾天試驗,還有個CAP1400目前做樣機。



作者: 陶子成熟時    時間: 2015-5-20 17:16
鼓風的吧
作者: 不喝湯    時間: 2015-5-20 21:35
一樣的
作者: 喬大蔥    時間: 2015-5-21 11:40
現在是有點技術的就裝裝大佬,,,,天天訓話
作者: davyhero4    時間: 2015-5-21 13:02
masterzhuce 發(fā)表于 2015-5-20 13:57
在沈鼓要想學東西,那學一輩子都學不完,光是那幾個焊接師傅的手藝就夠你學的(舉個例子)。在沈鼓搞機加的 ...

沒事學毛子焊接工藝

作者: fire2009    時間: 2015-5-21 13:58

我看了半天,但覺得前后邏輯很奇怪.首先,你說同事或同學們要么混日子不打基礎,要么好高鶩遠,天天理論分析各種力學計算.然后你說中國落后就落后在基礎上,比如工藝,檢測.難道理論分析與力學計算不是基礎嗎?比如現在有個東西必須得這么設計,現行的工藝也不好制造孽,但如果你不作,別人開發(fā)出了新工藝,那不就干看著了.
作者: hai9053    時間: 2015-5-21 16:35
學習了
作者: 見德思齊    時間: 2015-5-21 21:06
“百分表的指針要過圓心”

可以詳細解釋下么?我沒能理解
作者: 柯賢楓le    時間: 2015-5-21 22:15
樓主長此以往,必得不朽修業(yè)
作者: 老謀LZ    時間: 2015-5-22 11:10
光看沒什么用吧?你自己都不動手去實踐也沒用的吧。
作者: nukegmc    時間: 2015-5-22 20:49
fire2009 發(fā)表于 2015-5-21 13:58
我看了半天,但覺得前后邏輯很奇怪.首先,你說同事或同學們要么混日子不打基礎,要么好高鶩遠,天天理論分析各 ...

我可能是我發(fā)帖子說的不詳細,但后面回復幾位前輩我也說啦,我們基本用的國外很成熟的技術了,很少有改進,研發(fā)部門基本都是在做試驗,而且研發(fā)部門不是很厲害都是摸索著來,所以我們進廠第一要把原來國外的技術學明白了,而不是去進行理論計算,還有就是工藝的問題,我也回復過一位前輩,我說設計部滿足工藝不是因為加工困難,而是根本無法加工,前輩要是有時間可以看看我給大家的回復,不是說理論計算不重要不是基礎,但對于一個剛畢業(yè)的人從學校走出來的人,你理論計算算的再好,你覺得會有什么用處呢?就跟盲人摸象一樣,您說是吧。

作者: fire2009    時間: 2015-5-22 22:56
nukegmc 發(fā)表于 2015-5-22 20:49
我可能是我發(fā)帖子說的不詳細,但后面回復幾位前輩我也說啦,我們基本用的國外很成熟的技術了,很少有改進 ...

原來是做電廠配套設備的。我以前也去過電廠,比如高壓柱塞泵以及閥門,這些公司和你說的情況類似,和他門的技術人員聊過,也是說都是成熟產品,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即使設計都有相關的閥門軟件,隨便找個人學兩天畫圖就可以上手了。當然有點夸張了,不過很多小公司都這樣,但是有一點,如果出現故障,基本上無法做出分析,也給不出解決辦法,基本就是換一個。你說的那些東西和你同事做的都是基礎,如果都懂,是不是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工藝性不好。當然,像您這樣的公司,不花時間也一樣可以在崗位上一直做下去。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5-23 11:51
沈鼓嗎?也就大國企能這樣了。
作者: 學武書生    時間: 2015-5-23 16:41
真不錯,實習還這么長,還有人帶,現代年剛出學校,就得趕鴨子上架,想想都悲哀

作者: 囧囧天然呆    時間: 2015-5-23 19:18
你呆的是一個值得你奮斗的企業(yè),加油吧
作者: 郝奇吾乃    時間: 2015-5-24 00:13
共勉
作者: 喬大蔥    時間: 2015-5-25 09:06
喬大蔥 發(fā)表于 2015-5-21 11:40
現在是有點技術的就裝裝大佬,,,,天天訓話

哥你誤解了,我是說有些啊。。。。。

作者: 落幕蕭蕭    時間: 2015-5-27 15:18
有想法
作者: 海盜0504    時間: 2015-7-29 21:30
見德思齊 發(fā)表于 2015-5-21 21:06
“百分表的指針要過圓心”

可以詳細解釋下么?我沒能理解



作者: anyingzhizi    時間: 2015-7-30 19:09
共勉
作者: 我要學機械oyeah    時間: 2015-9-25 21:32
學習
作者: a1125413496    時間: 2016-5-26 12:55
很好很強大

作者: ssdljx    時間: 2017-10-23 09:56
說的很好,值得學習,見解深刻。
作者: 劉濤_TqDQ4    時間: 2018-10-16 12:51
你應該沒做設計吧,做了設計你就知道理論有多重要了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10-16 13:39
東北的國企,不景氣還能接100多個E的單子。。。。嚴重顛覆了我的認知。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8-10-16 15:15
這位新人很優(yōu)秀
作者: 堅如磐石    時間: 2018-10-16 16:16
國企要么有關系,要么就招好的剛畢業(yè)的大學生。
作者: 放牛的小陀螺    時間: 2018-10-16 22:24
羨慕不來
作者: 曳舞天堂    時間: 2018-10-17 14:46
設計不能跟實際的生產脫節(jié)啊,很多問題只憑空想根本想象不到,實際情況遠比模型啥的復雜得多,還有加工精度誤差啥的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18 13:14
樓主說的很中肯,也很羨慕可以找到這么好的公司,但是有一點很不同意樓主的想法,就是說“好高騖遠”這一點上,中國落后也不是落后在基礎上,而是落后在無理論的基礎上,你如果多接觸中小微企業(yè)就明白了,很多搞機加工的廠,廠里沒有一個正兒八經學過數控的人,屬于昨天還在田里干活,今天就再操加工中心的人,就是一步步錯一步步自己在有限范圍內想出來的辦法~~~車間確實是進步最快的地方,然而有個大前提,就是你們公司屬于很正規(guī)有傳承的那種,如果傳統(tǒng)加工基礎很雄厚,有人去學計算機分析深入挖掘,肯定更上一個層次的,計算機輔助加工是大勢所趨,我學五軸的時候見過一小塊材料就1萬多的,根本不可能給你試切的機會,都是一群碩士做好分析,然后專門的人進行打表加工,如果你不會分析,并將分析用于生產實際,那么會面臨不能承受的損耗~~~另外剛畢業(yè)的學生需要有個好的領路人,也就是教會工作的思路,思路清晰學東西事半功倍,這年頭學習資源太豐富了,很多小年輕一兩年就干得像模像樣,只能說你和所謂“好高騖遠”的人走的是兩個路,各自都想找到自己的價值,無所謂哪個好哪個不好,搞分析的人以后也會去車間,因為他們一定會碰到問題,主動學習的人碰到問題一般都會去解決問題,如果你的現場基礎打好了我建議一定要學計算機分析計算機編程等等,你們公司條件這么好你有加工基礎再用計算機輔助那成長就是質的變化,車間學基礎除了學工藝就是深入了解自己的設備,實際上不管國產還是進口的設備確實有不一樣,主要是加工的方法和使用的刀具有時會讓你產生困惑,這一點可能你需要更深入摸索~~~
作者: 軍CSJ    時間: 2018-10-18 13:21
這才是一個干工藝的該說的,中國和國外發(fā)達國家差距最大的就是工藝,從國退民進那會兒,就已經斷層了。沒有個幾十年,很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藝體系。加油吧,年輕人……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8-10-19 16:38
機械這個行業(yè)也是個磨人的行業(yè)啊。
作者: JJFJJMUDHZ    時間: 2018-10-19 17:12
厲害

作者: 起個名字好糾結    時間: 2018-10-20 15:21
有人能給我科普一下什么是工藝嗎?
做工藝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作者: 淺水清清    時間: 2018-10-23 08:23
認識是螺旋的上升的,當你達到一定高度后,現在的認識就不一定正確或者適合你了!
作者: 1qaz1q    時間: 2019-1-5 2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5315207779    時間: 2019-1-7 15:52
6666
作者: LU2020    時間: 2020-3-3 03:42
|Snow.發(fā)表于 05-20 15:56感覺樓主評價的不夠客觀,臆想的比較多,自身局限性吧,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局限性,并無什么諷刺意思。<br>
對于樓主說喜歡機械,愿意為之奮斗,還是很贊的。。<br>
同機械專業(yè),同喜歡機械,但是現在為了生機,不得不準備離開機械,機械滿足不了我想要的。。沒有辦法,希望樓主早日成為大拿。
漢騰的倪琪?
作者: ZHANGGUANLIN    時間: 2020-3-25 14:21
現在好多人和企業(yè)都是這樣,很少會在乎基礎研究的
作者: osterreich    時間: 2021-5-3 21:47
能留在沈陽安心從基礎做起,很不容易,加油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好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