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聊聊這幾根主軸 [打印本頁]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17 09:37
標題: 聊聊這幾根主軸
先上圖
9 @# ~( |8 [3 F( f( k' I( ^* e* x1 ?, d' V3 h# [
[attach]359220[/attach]
1 F- m% m- a6 H圖一,F(xiàn)ag主軸,很經(jīng)典的內圓磨頭設計,很多優(yōu)點,也有缺點。  y7 q5 N# q- @- q4 y, E$ z( o
8 V) M8 v# i% b# B' ^- g6 p
[attach]359221[/attach]
) }" R3 M1 x2 x6 J" F7 ~4 T+ S) z' Q2 i圖二,Skf的主軸,能用,幾乎是不良設計的典范。+ B9 U2 u$ x2 v" X

% z1 S7 M/ M8 s: F. p# u" \8 W[attach]359225[/attach]# T3 m# @0 F, N- o  o
圖三,第二根主軸上的螺旋線,很有點意思。本人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不過也許不失為一個好的設計!
4 H4 L/ m3 d: P3 l- T( c' P) ]
% M6 ^% G1 E7 p. }0 T$ z3 H) Y8 }6 [[attach]359226[/attach]/ X- a; \+ N5 z8 U2 p$ C0 t

8 |! y7 @2 m9 k便于討論,把角接觸球軸承的受力圖貼了上來。書上都有詳細介紹的。, L: E6 R1 y, R2 m1 u5 j# s* @# ^

作者: 芥子    時間: 2015-7-17 10:13
本帖最后由 芥子 于 2015-7-17 10:23 編輯 7 K# U( T7 I  I6 v+ q
* X& Z1 q) ]' o& u- C4 v, ~
搶個沙發(fā)先@100994
作者: 芥子    時間: 2015-7-17 10:24
@螺旋線 怎么圈不了?。?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17 10:44
11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17 10:51
圖一,軸向定位的右端確是兩個串聯(lián)的,這樣軸向定位精度不高,剛性也不好。# b1 L% b! ?( R- A( l
圖二,主軸前段是背帽鎖緊的,精度不高。圖二犯了和圖一一樣的毛病,軸向定位端是串聯(lián)的" f  v+ B4 g  T! a
圖三,搞不懂磨床主軸為什么喜歡用前后端一起串聯(lián)的,卻用一端定位,
% ~2 \. C2 ]2 {3 I. g螺旋線是為了動平衡?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7-17 10:54
搬來板凳,聽大俠講道
作者: 發(fā)而無法    時間: 2015-7-17 10:57
看不懂
作者: 凌晨的風    時間: 2015-7-17 11:03
搬來板凳,聽大俠講道
作者: 塔格奧    時間: 2015-7-17 11:14
"圖二,Skf的主軸,能用,幾乎是不良設計的典范。“8 |+ q  Y9 B6 A7 g. ^2 L' [
是什么意思?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5-7-17 11:42
圖1感覺沒有缺點。   2 c5 g3 A, |7 P% j9 `. v# n* B
圖2應該不是螺旋線,是定位線,螺旋線的話使用的時候要么會鎖緊,要么軸從后面飛掉;還有干嘛要做的頭重腳輕?
作者: 常大爺    時間: 2015-7-17 14:17
小弟不才,哪位大俠給解釋下圖二的那個彩色主軸左端的那個分別頂軸承內圈和外圈的設計?還有右端那個軸承外圈類似軸承座子的外面有一圈類似滾珠似的是什么?謝謝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7-17 14:53
迷茫的維修 發(fā)表于 2015-7-17 10:51 ' ?. H7 t% l2 f
圖一,軸向定位的右端確是兩個串聯(lián)的,這樣軸向定位精度不高,剛性也不好。
& B' }9 o& E/ s: t7 B2 P$ p; k圖二,主軸前段是背帽鎖緊的, ...

7 k" p9 p: J8 H: }4 }5 m后端如果用皮帶輪,可否考慮使用卸荷式帶輪?
作者: 工兵09    時間: 2015-7-17 16:50
關注,學習
作者: leejeans    時間: 2015-7-17 16:56
不明就里,看上去轉起來應該差不多吧?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7-17 18:54
番茄唐龍 發(fā)表于 2015-7-17 14:53
9 W' r; w. ]% i4 r5 I后端如果用皮帶輪,可否考慮使用卸荷式帶輪?
4 K# r# }6 M* P) i1 d  y
恩,前輩說的是,磨頭要增速,而卸荷式帶輪結構復雜尺寸必然大,這勢必使得電機帶輪跟著變大,設備安裝空間還是要考慮的,前輩吃完飯了嗎?敬佩!哈哈
% P" b% b3 D* K+ K( i# @* Z: B
作者: qingfeng2005    時間: 2015-7-17 20:05
看不懂,這是什么東西
作者: 公差與配合    時間: 2015-7-17 21:44
本帖最后由 公差與配合 于 2015-7-17 21:52 編輯
* |" U; }# A: l/ l6 j( X
迷茫的維修 發(fā)表于 2015-7-17 10:51
, m* d' l- Y& U8 n圖一,軸向定位的右端確是兩個串聯(lián)的,這樣軸向定位精度不高,剛性也不好。
6 ^9 A6 s7 t. r圖二,主軸前段是背帽鎖緊的, ...
# F( i& v: s: t
如果單看軸承的布置方式,軸向定位應該沒問題,, |. @! R2 ?2 z6 g7 T$ t% x& M
其實他是用兩對軸承作a方式布置的,不是常見的一端a方式布置
$ l2 J3 u+ ?) @! g# E0 v0 V
圖3的帶螺旋線的圖里沒看見潤滑孔,會不會和潤滑有關
  W) f- q: L% O個人見解,勿噴
5 _  t" R4 }: \3 ?" }5 H( O3 i
作者: 侯爵莊園    時間: 2015-7-17 22:06
聽聽老師傅的講解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18 00:33
我知道一端串聯(lián),另一端游動補償熱伸長,但是固定端如果是串聯(lián)的剛性和軸向精度不高@螺旋線  
作者: 房頂    時間: 2015-7-18 13:15
第一張圖經(jīng)典設計' {' [% p0 I% y; {% z; L
皮帶磨頭我更喜歡斯圖特的設計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18 14:49
房頂 發(fā)表于 2015-7-18 13:15 " g7 E& b# ]) Y5 H3 d
第一張圖經(jīng)典設計3 Q+ A0 y; B+ ]4 u% c
皮帶磨頭我更喜歡斯圖特的設計

6 v1 h3 J9 `+ n% U貼張圖出來交流一下。
作者: 凡人一個    時間: 2015-7-18 14:50
圖1和圖3是帶傳動的。, q8 M6 m, F9 ^6 i
圖2是高速電動機自驅動的,也就是電主軸。
$ d7 T8 i6 }0 C9 H& n電主軸轉速更高,軸承一般是油霧潤滑的,電機和軸承用水冷卻的。8 Z3 ?- ]& f* }
這樣的設計是經(jīng)典。非不良設計!
8 Z7 o& R1 o  W* n, K( r* X  [2 R: p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7-18 15:13
學習了,多謝大家!
作者: 塔格奧    時間: 2015-7-18 17:30
塔格奧 發(fā)表于 2015-7-17 11:14
9 x+ U: J$ ^7 A0 e" S/ _7 z( K"圖二,Skf的主軸,能用,幾乎是不良設計的典范?!?font class="jammer">- |. \) |# Y8 \$ s# D$ P
是什么意思?
. V+ I$ \6 U' P9 y/ M8 j
呵呵,明白了,) ~) u6 s8 o1 o* t/ t
謝謝前輩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5-7-18 18:46
有意思
作者: fmdd    時間: 2015-7-18 21:27
常大爺 發(fā)表于 2015-7-17 14:17 5 h9 z! B" z) U' d! R/ {
小弟不才,哪位大俠給解釋下圖二的那個彩色主軸左端的那個分別頂軸承內圈和外圈的設計?還有右端那個軸承外圈 ...
% w0 P6 d: F+ {, z: c" @9 M

+ E4 q7 e9 ]$ b電主軸轉速高,除了軸承發(fā)熱,電機線圈和發(fā)熱,溫度高,軸伸縮頻繁,驅動端軸承要游動布置。  n* l! H8 M  q( ~# I. Z- c& E
直線軸承不同于普通軸套,它可以通過預壓消除徑向間隙,精度保持能力更強。. N1 b; Z. a  n' V) y) O9 e3 y. v4 f
彈簧可以維持“恒定”的軸向負載。
3 f4 O3 E4 q% h0 U, r5 z所以能保證角接觸軸承的旋轉精度。; y7 n8 y5 @7 O7 ^- E
這個直線軸承是個很好的設計。
0 Q6 ?  y. L  D. I7 t8 @# s, p% A
+ k; {$ ]% G1 m* k( o; a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7-19 03:14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5-7-19 03:19 編輯
/ ?0 f' o3 s. E) f( Z) a3 a9 M' l7 i- z$ o# z: d6 E  d
針對第二張圖談談,這種內圓磨床整體系統(tǒng)剛度要求比較高。而電主軸的徑向空間是有所限制的。選用E型軸承(高精度角接觸),單邊前后直排,兩邊背靠背布置,小端軸承采用彈簧預加載荷,這些措施都應該與增強系統(tǒng)剛度直接相關。
+ l' W% Q! K: N' W/ G1 c4 b- _* b, a4 _7 H4 u/ N, e0 v
有點疑惑的問題是為什么不采用剛度更好些的圓柱滾子軸承?或許是因為已經(jīng)達到設計要求的剛度了。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19 03:33
ValleyViews 發(fā)表于 2015-7-19 03:14 $ T/ ~# j, A+ Y( X8 [7 A% P  |
針對第二張圖談談,這種內圓磨床整體系統(tǒng)剛度要求比較高。而電主軸的徑向空間是有所限制的。選用E型軸承(高 ...

# @  ?  K) F% `0 T1,內圓磨頭講的是轉速,滾柱速度提不上來;2,內圓磨頭"力氣"小,一根磨桿的剛度比主軸小的多;3,砂輪"吃"多了就爆掉了.它是"磨磨蹭蹭"的把活干了.7 B6 G6 c! P: C8 L
/ V5 S) D) j6 Y7 I/ {( D
第二張圖,就前端兩個軸承單獨使用,是轉不起來的.所以有后端.不要被前端兩粒大的軸承迷惑了.
/ e. x+ m7 d4 g. v( k6 P& r+ A$ i) C* g! k- v; p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5-7-19 05:01
請教樓主,第二張圖主軸中間用虛線畫出的是什么結構?虛線畫出的左端那個帶圓弧的構件做什么用?主軸最左端真是那樣只有個小孔嗎?8 q* I0 [; M0 O* X
還有,第二張圖的電主軸是內圓磨頭嗎?電主軸除了做內圓磨外,還有別的用場否?
作者: 訛誤佛一    時間: 2015-7-19 17:37
仔細看了各位大俠的分析,為了解更加方便透徹有2個問題確定一下!$ E& R5 I* x4 O
1.所謂的前端是不是指工作端,后端只驅動端?
+ s) E4 g. {* l, U  t2.按圖示位置看,圖一和圖二的前后端正好相反?
: P  O/ S: d9 _4 u, |( D
作者: 機床制造2    時間: 2015-7-19 18:57
看不懂聽大師門講解
作者: fmdd    時間: 2015-7-19 20:12
本帖最后由 fmdd 于 2015-7-19 21:36 編輯 + g( B8 F+ Q5 F; }( S9 ^+ c) w0 Q
* p" q; y; P; R
幾個帶直線軸承的主軸結構范例" K9 Z2 X. b) }4 O9 b+ v3 V5 f

& s. R: K2 J# L6 _" q: ~# c
( V2 e" X* Q0 V, I0 H$ b% j4 t" w" n[attach]359676[/attach]7 F9 i: R/ X- d. r9 A
這是國內某書上關于電主軸的結構說明: J( Z7 {. j& G. A$ ^' t

9 [; g% w" ^: k: t' ?[attach]359677[/attach]
% w% X- [2 f, S- h這是國內某論文上的一張大功率電主軸結構圖,該論文稱其為滾套8 y* e- B0 A- P9 j0 z; _
7 O1 y$ x7 m9 S
[attach]359678[/attach]
+ _5 v2 }' \0 W% Y9 _0 c/ C& Y這是FAG給出的一個電主軸結構圖范例,F(xiàn)AG稱其為滑動襯套
4 o# b/ j, D6 V8 H$ ?& P" z. v
8 k5 S% e. R' y+ N" ~) R7 @1 O[attach]359679[/attach]. t. n4 e3 c6 D( J2 L5 @9 t+ T
這是FAG對該處結構的解釋4 p9 Q9 X1 R' d3 {) z- x" y
5 J8 B5 F! E9 X: z
[attach]359680[/attach]/ W1 n8 Z+ r' O5 `/ e5 o
這是NTN公司給出的電主軸結構范例,在尾端布置了直線軸承! I3 \& i2 D* ?8 z, J

- S) p, s* c- K  O6 F+ U5 e+ U[attach]359681[/attach]
- M1 {4 |! K6 {0 k3 @這是SKF的一個電主軸軸承布置范例, u: ]7 ?* Z" M4 [

- @+ B% W+ G- W+ N3 s5 P
作者: 重慶,明天    時間: 2015-7-19 21:44
學習了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19 23:45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維修 于 2015-7-20 18:44 編輯
! [: W' N9 M1 b* v: h; N- L, }1 ]) \& s7 ]
圖一,特點轉速高,承受的徑向力和軸向力小,要求引導應特別精確,所以在砂輪軸的兩端分別串聯(lián)兩套單列角接觸球軸承,由前端的軸承組和后端的軸承組共同組成圖中的壓力線說構成的O形結構,一般使用通用性主軸軸承,其內圈和外圈用同樣寬的平行隔圈隔開,把工作端軸承組,的外圈和內圈軸向緊固在外殼中和主軸上,驅動端,的軸承外圈可在外殼中移動,用螺旋彈簧控制整個支撐,達到一定預過盈@逛逛論壇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7-20 05:42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5-7-20 08:21 編輯 * @$ E' _: D* M7 Y6 c2 u  q  O
/ P( a) m3 s9 J8 T  f: W; N, v
機床主軸組件系統(tǒng)的幾個重要性能設計指標,根據(jù)一般的教科介紹,可以羅列如下:7 }- o: d# c* {5 S/ @% r2 t
(1)旋轉精度:旋轉精度是主軸組件裝配后,靜止或低速空載狀態(tài)下,刀具或工件安裝基面上的全跳動值。它取決于主軸、主軸的支承軸承、箱體孔等的制造精度,裝配和調整精度。+ ^5 Q" Y+ x5 {: Y% ?0 ~/ O
(2)靜剛度:靜剛度,簡稱為剛度,是主軸組件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通常以主軸端部產(chǎn)生單位位移彈性變形時,位移方向上所施加的力表示。- f3 j  S. I& D0 Q6 @
(3)動剛度:機床在額定載荷下切削時,主軸組件抵抗變形的能力,稱為動態(tài)剛度。動態(tài)剛度與靜剛度成正比,在共振區(qū),與阻尼(振動的阻力)近似成正比。可通過增加靜剛度、增加阻尼比來提高動剛度。
# O$ n" n  |$ k" b(4)溫升與熱變形:主軸組件工作時,軸承的摩擦形成熱源,切削熱和齒輪嚙合熱的傳遞,導致主軸部件溫度升高,產(chǎn)生熱變形。主軸熱變形可引起軸承間隙變化,軸心位置偏移,定位基面的形狀尺寸和位置產(chǎn)生變化;潤滑油溫度升高后,粘度下降,阻尼降低;因此主軸組件的熱變形,將嚴重影響加工精度。9 K, y( x* }) h( P& P0 Q
(5)精度保持性能:主軸組件的精度保持性是指長期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6 v) v5 W0 X& B/ r4 s
1 h# K! r* {, X2 P' ~1 |3 n6 m6 ]
我的個人看法是,除了第4,5指標,靜剛度(簡稱為剛度)是與其他第1,3的2項指標都有相關聯(lián)系的一項重要指標。高轉速主軸系統(tǒng)的靜剛度指標可以列為第一優(yōu)先考慮的一項重要指標。# @7 t: A2 k; [5 U
如有不同看法,請多指教,感謝不同意見!
" y8 x/ @5 u0 G9 f, ?+ N: S  Z* Z" _3 W4 Q! G6 p
補充內容 (2015-7-21 02:45):
) Q& t- r' i5 S8 j2 A目前高速磨削電主軸結構設計的升級趨勢是:內置電機、水循環(huán)冷卻、角接觸混合陶瓷球軸承支承、油氣潤滑與彈簧預緊的典型形式。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7-20 08:05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5-7-20 09:30 編輯 : ?4 b- C& j# F+ \
4 O* [6 a8 s# @& r8 \6 j( C
關于角接觸球軸承的部分論述(如有不同看法,請指教,多謝?。?font class="jammer">" r' A( Q" G4 M  \4 d8 b' N& x( X

& B0 v& @  z2 e接觸角是過外圈上滾珠接觸長度的中點和滾珠球心的直線與各滾珠球心組成的平面的夾角,接觸角越大,軸向載荷的承載能力就越強,徑向載荷的承受能力則相反。角接觸球軸承常用的型號有7000C系列和7000AC系列,前者接觸角為15度,后者為25度。7000C系列多用于極限轉速高,軸向負載小的機床,如內圓磨床主軸等;7000AC系列多用于極限轉速高于雙列滾子軸承,軸向載荷較大的機床,如車床主軸和加工中心主軸。
7 s4 w( b; Z" j$ U! {為提高支承剛度,可采用兩個角接觸球軸承組合安裝。組合的方式有三種,圖 (可以直接參考樓主貼的最后一張圖) 圖a為背靠背組合(配置代號DB);圖b為面對面組合(配置代號DF);圖c為同向組合(配置代號DT)。從圖中可知,背靠背組合的支點A、B(接觸線與軸線的交點)間距大,所以支承剛度比面對面的組合高。軸承工作時,滾動體與內外圈摩擦產(chǎn)生熱量,使軸承溫度升高。軸承外圈安裝在箱體上,散熱條件比內圈好。所以內圈溫度高,徑向熱膨脹使軸承過盈量增加,軸向熱變形伸長,背靠背組合使軸承過盈量減少,可部分補償徑向變形導致的過盈增加;面對面組合則因軸伸長而使軸承過盈量增加,使軸承過盈進一步增加。因此機床主軸使用的軸承組合應為背靠背組合或采用同向安裝形成軸承組、兩同向安裝的軸承組形成背靠背配置。另外,還有三聯(lián)組配軸承,前兩軸承同向組合,接觸線朝前,后軸承與之背靠背。數(shù)控機床主軸的角接觸球軸承采用三聯(lián)組合安裝。& m* _! N* Y( [6 g4 g* i

' d; k3 `$ n$ C  ]" P( H: w( l/ t
/ I, Y9 X7 T' j2 Y- z補充內容 (2015-7-21 02:38):
; h& U' P; l8 {" ^3 K! q角接觸陶瓷球軸承已被國內有些院校和生產(chǎn)單位論證各項性能優(yōu)于鋼珠材料球軸承。其應用場合恰巧在此。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5-7-20 09:15
學習了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7-20 09:35
關注好好學一下。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20 12:30
沒人聊圖三第2根主軸上的螺旋線?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20 19:56
圖二,驅動端和工作端的成對軸承共同以O形配置安裝,并用彈簧以中等預載荷作彈性調整,驅動端的成對軸承用一個襯套裝配,該襯套以零間隙被支撐在直線軸承上,這樣可以自由補償軸向長度@逛逛論壇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20 20:08
圖一,軸承由彈簧施加輕預載荷,以確保所有工件條件下無游隙運轉。該預載荷提高了軸承裝置的剛度,但是,它也受軸承允許的使用溫度限制,并且依據(jù)主軸的應用情況,可在300—500N之間變化,決定軸承尺寸的主軸直徑 是建立在要求的剛度基礎上 @逛逛論壇
  w. {! {; O, q  X  y6 W& A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7-20 20:32
圖三的螺旋線,潤滑用的?@逛逛論壇
作者: 囧囧囧俠    時間: 2015-7-20 21:17
同樣規(guī)格的角接觸軸軸承背靠背安裝不是能承受的荷載和承載力矩更大,軸向定位更好么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21 04:41
聊根車床主軸,加深些前后軸承“平衡”設計的印象。
1 e' N' A4 |' o+ Y  Q$ _% w' G: d/ K4 @- k4 m  m1 ^
德國人的一臺普通車床,被拿去仿制了。前軸承為一粒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后軸承是帶彈簧座的圓錐滾子軸承。
& @; c9 u/ F& t7 E) K* y裝配后驗機要求其中一條,50毫米的棒料,距三爪100毫米處,用5毫米的割刀干下去。3 V% N; a) c: p- o
那個“振刀”??!切快了,就“扎刀”,一把刀就廢了。
% ?" X; T* c4 S- n* S8 m, L& q! Q; M8 }- `& ]+ o$ M) w2 E
那老板調啊調啊,那粒雙列圓錐滾子弄的滾燙。不敢再調了,僵在那里了。8 p1 ~& e' \! e
七拐八拐的找到我了,電話里說不清,于是照片過來了。后軸承比前軸承小3檔尺寸,且?guī)椈深A緊。! I  a" L8 s6 l$ A, Z
2 C0 V$ W* P. G% y) i+ C, A+ s
一看就明白了,讓他把鎖緊前軸承的圓螺母松掉;后軸承彈簧力按20%、10%、10%的加強。
* @: ]5 L0 w! ~$ r1 n; L
# c( i7 V; W5 J9 ^一小時后,才要睡著,電話來了,滿滿的謝意。追問我:那我前后都用圓錐不就好了,為啥要搞個雙列的出來?: W8 `; D1 L2 O! j' L& R1 ~( n

9 J: L. v: L- i! x* D2 }( m幾個月后,托人送來了2斤“凍頂烏龍茶”,呵呵。臺灣小老板“節(jié)省”的很呢。如果送我“大紅袍”,
% W& g# }  o# u  L" J一年后見面,我就會告訴他了。
作者: sull    時間: 2015-7-21 14:48
坐板凳聽講
作者: Tapdance    時間: 2015-7-21 19:37
第一張圖好像是定壓預緊,這個搞起來難度有點大。6 L# B/ q7 P( o1 W6 x! _
我覺得一般應該是工作端定壓預緊(控制的不好還不如定位預緊),驅動端背對背(外圈應該浮動)
作者: sniper2006    時間: 2015-7-21 22:01
本帖最后由 sniper2006 于 2015-7-21 22:07 編輯 1 M! k5 ?/ V  Q1 @, ?
" l, o$ e8 o% D) L5 d
我也上個磨頭結構,轉速20000轉左右( H. j) W9 P# O. B
[attach]359951[/attach]
: e2 i% x* S, Z& h: g# P+ A, d

' v0 `' B8 o1 U( X0 C, p1 ^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7-25 22:39
都來談談那根東洋主軸的@螺旋線.
作者: endcom    時間: 2015-7-26 07:59
我是來向前輩們學習的
作者: 曾經(jīng)我愛你    時間: 2015-7-29 17:29
新人長知識了,
作者: 周振武    時間: 2015-10-29 19:43
如果是磨頭主軸,它是如何調偏的,設計中軸都會有一個調偏裝置吧
作者: 月光傾城2015    時間: 2015-10-30 10:15
見識一下!~
作者: eifuil    時間: 2015-10-30 11:41
迷茫的維修 發(fā)表于 2015-7-17 10:51 0 F; B' V9 J) r
圖一,軸向定位的右端確是兩個串聯(lián)的,這樣軸向定位精度不高,剛性也不好。1 Y6 r: y5 @4 ]0 F7 s2 u
圖二,主軸前段是背帽鎖緊的, ...

! E1 p: n1 P. h- I  P5 J螺旋線是為了貯油吧
作者: 健將    時間: 2015-10-30 23:57
要求高的主軸都是采用動靜壓設計
作者: ╮諸、小飛。    時間: 2015-11-13 17:13
學習了,今天芝麻到手了,揀好幾個了
作者: zhangsl5    時間: 2015-12-1 23:59
沒覺得那個不良之作 到底有何不良,當然也存在大家討論的那種疑問 前后軸承預載平衡問題! U) w1 l1 W* }$ L1 N; k7 t2 [, ?

& Y& ^% k0 S+ G( M! _+ F# S但車間里很多主軸都是這種情況,不過我們這里的都是銑削主軸,個人猜測就是后軸承的預載荷也滿足工作需求
7 g" X6 A- Y1 V0 u5 C3 d) ]. ?: W% q. i8 H8 w
畢竟主軸參數(shù)里主軸剛性也不是很大,
作者: zhangsl5    時間: 2015-12-2 00:07
隨便找了個別的公司的 電主軸內部圖,基本也是這個結構,7 `8 i- J2 j# U) k

* G" h+ X8 Q- b1 v8 ~' P0 e
作者: X_suma    時間: 2015-12-2 16:43
搬來板凳,聽大俠講道
作者: 走江湖    時間: 2015-12-15 21:54
學習了
作者: lbcgh123    時間: 2015-12-16 15:13
學習
作者: laotounihao    時間: 2015-12-17 01:44
沒看懂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5-12-17 13:43
是應該好好討論這些技術細節(jié)!
作者: 青bj    時間: 2015-12-17 15:14
學習。
作者: ytyup5i    時間: 2015-12-17 15:58
塔格奧 發(fā)表于 2015-7-17 11:14
" s- S- q' P$ V" u- T0 p7 X. o"圖二,Skf的主軸,能用,幾乎是不良設計的典范?!?br /> : S( D# j) _0 \+ J是什么意思?

$ ^/ }  N# a  C- ?; o! a9 A不是很明白,請老師指教+ i/ n1 C1 ]/ G

作者: 枯藤    時間: 2016-6-6 19:37
東洋主軸上的螺旋槽,個人認為是為了防塵,高速旋轉時在靠近砂輪端產(chǎn)生正壓,阻止磨削粉塵通過迷宮密封侵入軸承。還有很奇怪的是前端軸承內圈的預緊套圈,似乎采用的是過盈配合直接壓緊,主軸前端有個油孔,可以采用油壓拆卸套圈
作者: liming07S    時間: 2016-8-31 15:24
709079691 發(fā)表于 2015-7-17 11:42
2 O5 J0 W* I' G1 Q7 p, U1 V' L+ c! P圖1感覺沒有缺點。   3 C5 Q9 c8 O) D4 |8 R( @. [4 r
圖2應該不是螺旋線,是定位線,螺旋線的話使用的時候要么會鎖緊,要么軸從后面飛掉 ...
& I# }" @) c1 `8 o
圖2是否為冷卻溝槽,走冷卻油的兩端最窄的是密封圈溝槽?% Z/ Y# o& f! b2 \9 R2 c

作者: liming07S    時間: 2016-8-31 15:50
709079691 發(fā)表于 2015-7-17 11:425 F3 w+ I9 G) i; C* a) m
圖1感覺沒有缺點。   
7 r* l/ z3 I0 n9 Z8 s4 f圖2應該不是螺旋線,是定位線,螺旋線的話使用的時候要么會鎖緊,要么軸從后面飛掉 ...

& D! S6 ^% m. I# i- f# Z* W+ A圖一感覺傳動端配合過長,內孔不好加工,形位公差不好保證,不利于裝配,個人認為應該做成階梯。
1 D" o( W$ i( |0 F7 }; y
作者: 看對做對cg    時間: 2016-9-7 15:17
純粹看大俠分享,學習
作者: bigprawn    時間: 2016-11-26 16:33
本帖最后由 bigprawn 于 2016-11-26 16:53 編輯 : J; E7 T& O5 Z7 t9 n" P+ v' C: R

; ^' T! w/ i+ ~2 n+ T角接觸球軸承在使用之前必須預緊。lz說第二張圖是不良設計主要是因為前后端軸承尺寸差距太大,前端的派生軸向力被后端軸承和彈簧承受,后端軸承會過早失效,而且是靠彈簧施加的前端軸承的預緊力。
作者: bigprawn    時間: 2016-11-26 17:06
圖1中的彈簧需要承受后軸承的派生軸向力和磨頭施加到軸上的軸向力,所以我想圖1的缺點有:" B4 k6 D% n' l2 B
1.不能承受過大的軸向力,會影響迷宮密封的效果。
, ]* G6 v. P( `6 ?2.前后軸承的預緊力都是由彈簧施加的,在軸受熱伸長變形之后前后軸承的預緊力都會發(fā)生變化。
" B- A/ m5 i7 |) a/ m/ n; ^請指正。
作者: zhuzhout    時間: 2016-12-23 08:53
感覺結構設計必須和用途相聯(lián)系,應用之妙存乎一心把
作者: 茄子把兒    時間: 2016-12-30 15:25
角接觸球軸承的安裝,不是背對背就是面對面啊
作者: 賣萌大將軍    時間: 2016-12-31 16:34
MARK!!
作者: 諸葛西風    時間: 2017-1-2 20:30
坐看
作者: 文心向暖    時間: 2020-9-20 23:59
留爪. S# r' Z- H9 ]3 f3 ?; A

作者: 油潑面    時間: 2021-1-2 21:53
這東西有研究的意義!好多人自己做的磨頭都有問題,可以借鑒。
  p* _2 b; @" A3 {) P% ~8 ?# O4 [
, C+ G7 t5 L! Y8 A% g7 @7 r& W
作者: saiya100    時間: 2021-2-2 18:09
不錯!- W0 z3 Y6 Z" I% ~/ u, V

作者: 在路上YZC    時間: 2021-2-5 14:14
學習學習。。。
作者: 在路上YZC    時間: 2021-2-6 16:44
學習學習。。。
作者: 在路上YZC    時間: 2021-2-6 16:46
學習學習。。。
作者: 在路上YZC    時間: 2021-2-6 17:01
學習學習。。。
作者: 月亮湖夏    時間: 2021-10-23 15:46
學習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