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大蒜自動播種機-------要求能實現(xiàn)蒜瓣林根朝下種植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2:35
標題: 大蒜自動播種機-------要求能實現(xiàn)蒜瓣林根朝下種植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9-23 12:40 編輯

     昨天一起聚餐時,飯桌上有人說到了現(xiàn)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聊到農業(yè)機械自動化發(fā)展方面關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需求比較旺盛,而且有單位已經立項研制生產。

先說下大蒜種植的背景: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每年8-9月份是農村種大蒜最忙的季節(jié),天氣炎熱,種大蒜時需要人工將已經剝成一瓣一瓣的蒜瓣,用手捏住蒜瓣的,將林根朝下擠入或壓入土壤中,而且要每間隔一段距離種一顆。這樣的種植方式,人力的勞動強度大,效率非常低。而且種植時需要人過一會站起來,過一會兒得蹲下去,干一個下午腰酸背痛,下時候最疼痛就是干“點蒜”這活。

今天在網(wǎng)上搜了下,搜到了幾個種植大蒜的視頻: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Y0NTE1MjYwNA==/v.swf  


但是,這個還是不理想,從視屏中看到,這個小機器只是將蒜瓣散播到土壤里,并且是在土壤表面,并沒有種入土壤里。這樣種植的大蒜長出幼苗時,蒜苗下面是彎曲的,賣相不好看。

昨天提到大蒜自動種植機技術里涉及圖像識別技術、自動機械手篩分技術、傳動當然不在話下了。據(jù)聽說這個機器能都實現(xiàn)種植時將蒜瓣的林根朝下壓入土壤,并且能夠間隔等距離壓入的技術,而且不要任何人工作業(yè)。

各位社友,誰見到過或者聽說個這樣的機器?不知道現(xiàn)實中現(xiàn)在是否已經有這樣的機器?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3 12:41
這個問題,農機版討論了好些年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3 12:42
本帖最后由 threetigher 于 2018-9-23 15:31 編輯

@孫啟明
有請孫版主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3 12:43
@awolfbee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2:48
threetigher 發(fā)表于 2018-9-23 12:41
這個問題,農機版討論了好些年

哈!謝謝!我找找看看。多謝!多謝!
放假了,你也沒休息呀!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3 12:53
曉昀 發(fā)表于 2018-9-23 12:48
哈!謝謝!我找找看看。多謝!多謝!
放假了,你也沒休息呀!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2:55
threetigher 發(fā)表于 2018-9-23 12:53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那證明效益好極了!有活干也是一種幸福,就怕閑著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3:01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9-23 13:03 編輯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r05586uoeyr&auto=0


在網(wǎng)上找的這個好像也是將蒜瓣扔到土壤里,有些蒜瓣也是在土層表面。

作者: MR.LEE@2080    時間: 2018-9-23 13:08
種大蒜是一個很難的項目,根朝下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3:11
MR.LEE@2080 發(fā)表于 2018-9-23 13:08
種大蒜是一個很難的項目,根朝下

是的。難點就在要求林根必須朝下,蒜芽朝上種植。昨天說的技術里用到圖像識別就是識別種植過程中,林根是否朝下入土,如果不是林根朝下,就循環(huán)送回料箱,下次再進入種植操作。

作者: 第15軍軍長    時間: 2018-9-23 15:36
如果把土撥開,就是挖個坑或槽出來,然后撥蒜,再土埋上可以嗎?不是把蒜頭插下去,而是土輕輕蓋上。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16:00
第15軍軍長 發(fā)表于 2018-9-23 15:36
如果把土撥開,就是挖個坑或槽出來,然后撥蒜,再土埋上可以嗎?不是把蒜頭插下去,而是土輕輕蓋上。

你說的是上面兩個視頻中的種植方式?,F(xiàn)要求將蒜瓣的林根朝下種入土壤。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3 17:19
第15軍軍長 發(fā)表于 2018-9-23 15:36
如果把土撥開,就是挖個坑或槽出來,然后撥蒜,再土埋上可以嗎?不是把蒜頭插下去,而是土輕輕蓋上。

國外可以這么干;國內蒜農不接受。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3 20:59
threetigher 發(fā)表于 2018-9-23 17:19
國外可以這么干;國內蒜農不接受。

主要那樣扔進泥土里隨意生長,長出來的蒜苗賣相不好,所以,蒜農不接受。如果是大蒜頭,那樣種植的話,不記得長成是什么樣子了。

作者: 明BBC    時間: 2018-9-23 23:04
技術都不是問題,效率也搞得上去……玩好的話1小時播個幾萬顆都可以玩出來……
問題是他丫丫的成本老高誰能接受
一套視覺,稍微像樣的CCD就萬把塊,
要是沒有現(xiàn)成的視覺算法,你外包出去開發(fā)可能又要你幾萬;
機械手可以便宜一點,國產的5萬以內也能搞定
在田間自動作業(yè),你還得一套AGV小車,普通的AGV是磁條導航,還只適合平底,你還不能用,你要50w能搞定AGV的問題就算便宜你了

搞半天還不如搞視頻的那種來得實在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06:33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3 23:04
技術都不是問題,效率也搞得上去……玩好的話1小時播個幾萬顆都可以玩出來……
問題是他丫丫的成本老高誰 ...

AGV在松軟的土壤里沒法跑吧,如果只需要一個人操縱機器前行,后退,轉彎都能接受,能做成無人操縱的機器更好。現(xiàn)在問題難在要將林根朝下入土種植。發(fā)現(xiàn)種植過程中不是蒜瓣林根朝下要將蒜瓣返回料箱,……

作者: 454141017    時間: 2018-9-24 07:08
將掰開的蒜瓣分隔掉入一段透明硬管,蒜瓣林根不是朝上就是朝下,如何識別狀態(tài),識別后調整到林根朝下,使之掉入插播管,翻板托住,氣壓壓入土中。
請把這個想法講給你的農機具老板聽,成功是你的,不成功算我的。
作者: mutong_124    時間: 2018-9-24 09:34
多謝樓主,學習了
作者: 孫啟明    時間: 2018-9-24 16:50
454141017 發(fā)表于 2018-9-24 07:08
將掰開的蒜瓣分隔掉入一段透明硬管,蒜瓣林根不是朝上就是朝下,如何識別狀態(tài),識別后調整到林根朝下,使之 ...

識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請參見以下視頻:http://tv.cctv.com/2018/09/22/VIDErhb4mnVSuChuY4Fml8Pa180922.shtml

作者: 水水5    時間: 2018-9-24 18:00
我記得知網(wǎng)有篇論文研究這個,并不是用的視覺。
而是用一種特殊的多邊形輪廓,經過概率實驗,有80%以上的蒜掰落入時是芽朝上。
我以為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呢。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18:20
孫啟明 發(fā)表于 2018-9-24 16:50
識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請參見以下視頻:http://tv.cctv.com/2018/09/22/VIDErhb4mnVSuChuY4Fml8Pa1809 ...

謝謝!看來實現(xiàn)的方法很多了。感謝提供的資料。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18:20
水水5 發(fā)表于 2018-9-24 18:00
我記得知網(wǎng)有篇論文研究這個,并不是用的視覺。
而是用一種特殊的多邊形輪廓,經過概率實驗,有80%以上的 ...

非常感謝提供的信息!我在知網(wǎng)上找找。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18-9-24 20:18
http://www.xa-space.com/thread-249961-1-1.html
關于大蒜機械,社區(qū)人才濟濟,定有辦法


http://www.xa-space.com/thread-340388-1-1.html
大蒜播種機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20:18
喂我袋鹽 發(fā)表于 2018-9-24 20:18
http://www.xa-space.com/thread-249961-1-1.html
關于大蒜機械,社區(qū)人才濟濟,定有辦法

好!謝謝!看看這兩個討論帖。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18-9-24 20:23
水水5 發(fā)表于 2018-9-24 18:00
我記得知網(wǎng)有篇論文研究這個,并不是用的視覺。
而是用一種特殊的多邊形輪廓,經過概率實驗,有80%以上的 ...

水俠節(jié)日快樂!可以問問山東金鄉(xiāng)的網(wǎng)友,80%應該不行。
迄今應該還沒真正大規(guī)模應用的滿足lz要求的播蒜機。

作者: 明BBC    時間: 2018-9-24 23:13
曉昀 發(fā)表于 2018-9-24 06:33
AGV在松軟的土壤里沒法跑吧,如果只需要一個人操縱機器前行,后退,轉彎都能接受,能做成無人操縱的機器 ...

你拆分成一顆一顆是不好分,但一整顆要區(qū)分就很容易了……你想辦法設計一套自動拆蒜頭的不就解決了……再不行,你搞工裝治具啊,人工拆分蒜頭時別亂丟不就完事,怎么也比在田間操作舒坦……再不行,你去問問做振動盤的,他們才是理料專家……再不行,你設計點理料裝置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23:15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4 23:13
你拆分成一顆一顆是不好分,但一整顆要區(qū)分就很容易了……你想辦法設計一套自動拆蒜頭的不就解決了……再 ...

大蒜頭已經拆分成一個個單蒜瓣。

作者: 明BBC    時間: 2018-9-24 23:22
曉昀 發(fā)表于 2018-9-24 23:15
大蒜頭已經拆分成一個個單蒜瓣。

問題是,你要是做成不用拆分成單蒜瓣的客戶還會不接受嗎……現(xiàn)在要拆分是因為按人工操作的工藝來走,又不是一定得這樣做……客戶要的時把蒜頭播種好,誰吃飽撐著去管你怎么實現(xiàn)的
算了,當我沒說,反正農機我也不懂,也沒興趣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4 23:25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4 23:22
問題是,你要是做成不用拆分成單蒜瓣的客戶還會不接受嗎……現(xiàn)在要拆分是因為按人工操作的工藝來走,又不 ...

能用機器拆分更好,但是需要增加分揀單元,需要單個蒜瓣的大小在一定范圍比較接近,把差別比較大,單個蒜瓣很小的另外分揀出來。

謝謝你的建議!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5 08:37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4 23:13
你拆分成一顆一顆是不好分,但一整顆要區(qū)分就很容易了……你想辦法設計一套自動拆蒜頭的不就解決了……再 ...

如果無特殊工藝要求,在播種的時候才進行蒜瓣分離,朋友的思路沒問題,可以討論下去;
如果需要提前蒜瓣分離,例如浸泡藥水,篩選等等,那么播種時就是一瓣瓣的。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5 08:46
@動靜之機 動俠看看~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5 13:39
@3983596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9-25 15:28
threetigher 發(fā)表于 2018-9-25 13:39
@3983596

嗯,一直關注學習了著,

作者: BBEAUTY    時間: 2018-9-26 1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sxiangab    時間: 2018-9-26 10:40
哇,各路大神都出來了,強勢圍觀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6 10:46
跟以前的要求有不一樣的地方,要求蒜瓣的林根朝下,蒜芽朝上,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能實現(xiàn)這個機器。有人覺得舊事重提或者你有創(chuàng)新,有發(fā)明,把你的最新技術分享出來。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8-9-26 14:55
萬不得已,不會做這種"最初級農產品"自動化。。。。。。。。。。。。。。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6 15:04
冷水黃金 發(fā)表于 2018-9-26 14:55
萬不得已,不會做這種"最初級農產品"自動化。。。。。。。。。。。。。。

你的思路很開闊,提提想法或者給個思路唄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9-26 15:45
本帖最后由 threetigher 于 2018-9-26 16:29 編輯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3 23:04
技術都不是問題,效率也搞得上去……玩好的話1小時播個幾萬顆都可以玩出來……
問題是他丫丫的成本老高誰 ...

朋友是做視覺的么?

請移步這里看看:http://www.xa-spac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1205



作者: 454141017    時間: 2018-9-26 18:12
種大蒜機早已基本解決,純機構的,播下土,大部分尖向上,倒種的芽拐個彎也上來了。聽幾位農村來的同事聊起,聊得很詳細。
作者: 水水5    時間: 2018-9-26 18:29
@喂我袋鹽
今天早上我突然有了想法。
既然確實有難度通過機械的方法矯正蒜辦的方向,而且農民伯伯也不容易,十萬二十萬的視覺肯定不買賬。我們何不用人來處理呢?
我們重點解決人彎腰刨坑翻土等這些勞動強度高的動作,實現(xiàn)自動化,只保留翻轉蒜瓣這個動作。
具體做法,機械上置一板凳,人坐那里,左手拿過來原料,送給右手,右手放到一個導向管里。之后由導向管輸送至底部,混合翻土錐窩等動作。
左右手的倒置速度很快,盡量減少手的移動距離。倒手過程中矯正蒜瓣的方向。導向管可以氣力輸送,內徑大小合適保證蒜瓣不翻個。播種前可以篩選蒜瓣的大小。

作者: 明BBC    時間: 2018-9-26 22:51
threetigher 發(fā)表于 2018-9-26 15:45
朋友是做視覺的么?

請移步這里看看:http://www.xa-spac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1205

我搞機械的,視覺大概原理懂一丟丟……一般的工業(yè)CCD使用環(huán)境和光源都比較穩(wěn)定,而且產品形狀也比較穩(wěn)定,不適合直接上農機……你要用來識別青椒,那工程量可就大了,1.光源機環(huán)境問題,圖像變化會非常嚴重,一般算法恐怕搞不定;2.青椒外形變化太大,和葉子顏色又相近,沒有智能系統(tǒng)恐怕沒辦法判別出青椒;3.你還得識別出青椒頭部,要不然識別出來沒辦法采摘也是白搭;4.單靠一個相機一次拍照是沒辦法知道青椒所在的3維空間坐標,你可能還得搭兩套相機,還得有計算3維空間的算法……總之,工程量不是一般般的大,估計不比現(xiàn)在的無人駕駛簡單,沒有專業(yè)的開發(fā)團隊恐怕是搞不定的
你還不如試試其他辦法,比如看看能不能利用青椒果實比較厚,比較重,看經過超聲波后的反饋信號會不會一樣;或者把樹振動一下,看看動起來有沒有區(qū)別……我只能知道這非常難搞,其他的就什么都不懂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26 23:08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6 22:51
我搞機械的,視覺大概原理懂一丟丟……一般的工業(yè)CCD使用環(huán)境和光源都比較穩(wěn)定,而且產品形狀也比較穩(wěn)定 ...

謝謝分享你的知識!長知識了,對于視覺識別的應用了解不多,遇到圖像識別的這樣的問題,很怵頭。

作者: 想飛的鳥~~    時間: 2018-9-27 10:13
明BBC 發(fā)表于 2018-9-24 23:22
問題是,你要是做成不用拆分成單蒜瓣的客戶還會不接受嗎……現(xiàn)在要拆分是因為按人工操作的工藝來走,又不 ...

要把蒜頭掰開一瓣一瓣的,這又是一個課題,蒜的大小是不規(guī)則的,小瓣的和壞的要剔除,而且過程中不能傷到蒜瓣,壓傷的種下去會爛掉。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18-9-27 20:40
454141017 發(fā)表于 2018-9-26 18:12
種大蒜機早已基本解決,純機構的,播下土,大部分尖向上,倒種的芽拐個彎也上來了。聽幾位農村來的同事聊起 ...

朋友能夠提供品牌信息么?誰家的大蒜播種機?不看廣告看療效~
作者: 406189565    時間: 2018-9-29 14:50
芽朝下倒著裝,種時翻過來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18-10-10 08:46
@向宏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19-11-16 20:17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19-11-16 20:37 編輯

。。。。。。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0-11-22 16:14
冷水黃金 發(fā)表于 2018-9-26 14:55
萬不得已,不會做這種"最初級農產品"自動化。。。。。。。。。。。。。。

大俠,為何不能做最初級農產品的自動化?因為農戶價格敏感?農產品一致性差?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0-11-22 22:01
本帖最后由 大白小白 于 2020-11-22 22:11 編輯

@曉昀 請教一下

今天有空翻了一下直播視頻,我看山東金鄉(xiāng)那邊的蒜農,對于平躺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勺式送料器+自由落體,對蒜農已經是高科技了。沒看到抱怨和反對。
勺式有時候一次送幾顆,或者漏送,就安排一個人盯著補漏;
自由落體,無法區(qū)分方向,這個無解。

株距基本也可以固定,我目測30~40mm足夠了吧。

有必要花那么大成本來區(qū)分么?或者分方向能提高附加值么?蒜農的小算盤能承受么?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0-11-22 22:02
水水5 發(fā)表于 2018-9-26 18:29
@喂我袋鹽
今天早上我突然有了想法。
既然確實有難度通過機械的方法矯正蒜辦的方向,而且農民伯伯也不容 ...

這種自動化的思路,相當于半自動化,我看行。
降低了蒜農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效率。比請人來點蒜,成本也便宜。人工是越來越貴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0-11-22 22:04
大白小白 發(fā)表于 2020-11-22 22:01
@曉昀 請教一下

今天有空翻了一下直播視頻,我看山東金鄉(xiāng)那邊的蒜農,對于平躺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蒜頭朝下播種后,蒜苗賣相比較好,如果是平躺,蒜苗的頭是彎頭,整一捆賣相不好,這是問題曾經與搞農業(yè)科技的專家也溝通過,他們做過市場調研。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0-11-22 22:10
曉昀 發(fā)表于 2020-11-22 22:04
蒜頭朝下播種后,蒜苗賣相比較好,如果是平躺,蒜苗的頭是彎頭,整一捆賣相不好,這是問題曾經與搞農業(yè)科 ...

假設有一定的平躺或者倒立概率,一畝產出是多少¥?設為X;
假設費錢費力區(qū)分方向,一畝增產多少¥;設為Y;
這個增產的價值,Y/X能夠達到什么比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