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機械社區(qū)

標題: 機加車間的質量管理和運作模式---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2 21:07
標題: 機加車間的質量管理和運作模式---討論
我現(xiàn)在在一個機械加工車間,現(xiàn)有70來人,產(chǎn)品屬多品種,小批量。檢驗員有2個。現(xiàn)在是檢驗員抽檢,工人送首檢。產(chǎn)品在各工序間屬半流水線生產(chǎn),完工后就直接交庫。有2個入庫檢,但長期入庫檢都檢查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幾乎每批都有問題??傆X得這樣的質量管理和運作模式有問題,但不知道怎么才好,請大家指點。
作者: 暴暴    時間: 2008-7-23 10:31
工人加工有自檢基準書么?如果沒有,可以嘗試提高工人生產(chǎn)的自檢能力,最實際的辦法了
作者: 淘金    時間: 2008-7-23 10:50
采用三級檢驗程序,這樣基本能達到4σ的水平,基本能滿足你們廠的產(chǎn)品要求。
作者: 林城百合    時間: 2008-7-23 21:59
檢驗員抽檢,工人送首件,只是一種過程控制辦法,不能確保產(chǎn)品質量100%合格.能否實施質量獎懲,將產(chǎn)品合格率和收入掛鉤,不僅對操作工人,而且包括抽檢的檢驗員.
作者: xinfuzhijia167    時間: 2008-7-24 18:42
標題: 回復 1# 孔勁 的帖子
建議:按以下方法進行盤查.
% g) T: T  ?5 |! l  O- i1.操作工人的工作態(tài)度和技能是否達到了產(chǎn)品的基本要求.3 b# V. R( ?3 h  F2 H% r
2.產(chǎn)品的工藝及工藝流程是否合理.5 s* y5 W; G! @3 G. O
3.檢驗員的技能和工作態(tài)度是否達到了產(chǎn)品的基本要求.6 w) ^7 B* `2 A8 \% g
4.設備性能是否是否達到了產(chǎn)品的基本要求.
! c; y: c; w( E: ]5 x8 T5.質量問題是否是生產(chǎn)過程造成的.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5 22:34
唉!產(chǎn)品品種多,屬多品種小批生產(chǎn),且每批都比較急,所以難以定員定崗,易造成質量波動,這是原因之一。另外絕大多數(shù)工序都不能達到零缺陷,都有少部分產(chǎn)品超差,但操作者和檢驗員都是抽檢,每道工序都有超差品,造成最后成品抽檢時極易發(fā)現(xiàn)各個尺寸都有不合格的。所以顯得質量總是很嚴重。3 j+ H, b' G2 I9 w1 |
    淘金大俠的方法可以說詳細點嗎?
: U, e8 J) z0 U    每個月都將質量問題反饋給工人并罰了款,但沒效果。
* \( \/ x8 I! o4 l; A    現(xiàn)在公司對車間的質量要求是零缺陷,評價車間的質量水平是“一次交驗合格率”,即一月交的總批次作為分母,合格批次數(shù)作為分子,但因我上述說的各種原因,合格率低得很,不到80%。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5 22:36
其他機加車間的質量控制方法可以給我講講嗎
作者: piglet    時間: 2008-7-26 08:59
人盯人 一級管一級  誰出的紕漏誰負責
作者: yang82248124    時間: 2008-7-26 14:27
先在開發(fā)段就預防問題,盡量使用防呆法提高合格率.
9 t5 f& s8 T! q& E0 U# B" ~量產(chǎn)段只是起個預防批量不良的作用.0 z  ~: L6 C( h8 x5 {
合格率有80%已經(jīng)很不錯了.
作者: 小馬過河    時間: 2008-7-26 18:13
多種小批生產(chǎn)不該用樓主的質量控制辦法。要實行工序檢驗,由下一工序工人負責,比較重要的工序前由專門檢驗人員檢驗,中間再加首件檢驗和抽檢。還得實行入庫全檢。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7 07:30
謝謝版主,我一直在摸索一套適合自已車間的質量管理方法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7-27 11:00
檢驗員少了,機加工特點要求檢驗員數(shù)量不低于6%不超過12%,合理地控制在8%,增強各工序檢驗力度,有能力的話 過半數(shù)檢驗,另外,你的機加工車間特點是:量少批多、種類復雜、工序穿插,工期不一,那么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檢驗,沒有捷徑可循,不要聽樓上的什么依靠工人自檢自律,記?。?font size="7">這個時候,產(chǎn)品是檢驗出來的,可以實行三檢制度,重點還是放在檢驗員的工序之間檢驗,提高檢驗員待遇,加大檢驗員獎懲力度。剩下的你就酌情考慮了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7 19:33
少將大俠的回答有道理。
: U, ?# X) N( y$ H; d& A, B9 |那么其他公司對機加車間總體質量考核指標有哪些?我上述所說的“一次交驗合格率”用得多不?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08-7-27 21:09
檢測僅僅是最后的防線!8 k# r$ \0 z  t8 W
已經(jīng)報廢了,你檢測出來有什么用,只能是指明今后的整改方向,雖不主要,但很重要。0 ~; j6 M) G6 T) M, H3 i
樓主的次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關鍵。0 W# C- n' v  p9 M" L
根據(jù)原因做整改,而不是根據(jù)結果做懲罰。
2 j! O6 U- X& n- f個人拙見。勿扔磚頭!
作者: 向前沖    時間: 2008-7-28 07:34
按5S或6S的方法進行生產(chǎn)方面的管理,做到有據(jù)可查,有章可循。
作者: 鷹之舞    時間: 2008-7-28 08:32
不知你們用什么設備生產(chǎn),是像儀表車床一樣還是..........! D. k' ~5 {4 t2 J8 }7 f0 I
加強員工的自檢能邊最重要,多做產(chǎn)品品質培訓,使他們樹立很強的產(chǎn)品意識.........
作者: fanyanquan    時間: 2008-7-28 17:48
活是干出來的絕非檢出來的。首先要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在一個對獎懲上面考慮,合格率高的可以獎勵,老干出問題的可以培訓,實在不行調(diào)離崗位。還有就是要讓每個人認識質量的意思.不能讓有絞信心里.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作者: 孤酒    時間: 2008-7-28 18:04
感覺由下道工序工人代檢也是個可行的辦法,不知道有沒有地方實行的?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7-28 18:56
原帖由 孤酒 于 2008-7-28 18:04 發(fā)表
3 C; H' Z( N" G8 m3 Y9 Y感覺由下道工序工人代檢也是個可行的辦法,不知道有沒有地方實行的?

. ~: m: U8 e( B) r: a& k6 A. l( P! a
這個方法早在以前的國企時代就是這樣子的。, E" F0 B" F* i3 @5 i
那時候我就在質檢部,3個人,全廠也就是80人左右,機加工50多人,車、刨、銑、焊等等,流水線作業(yè),車間的產(chǎn)品全靠下工序檢上工序,因為有完整的工藝卡,從開料到成品入庫,每個崗位真正要做的事也不會多,也無須專門挑揀,只要在自動走刀的那一點點時間,就可以檢出下一個零件是否合格。! k6 D) q# I, z, y  H  ^+ h
制度上跟進,凡沒有檢出上工序問題的,全部承擔責任,扣獎金。這么久,我記憶中有一位工人就為此付出了代價。! w! ~$ e* B" ~  m1 U
待全部工序完成后,我作為廠質檢,全檢或者抽檢,之后進倉。
作者: 圣無敵    時間: 2008-7-28 19:04
學習一下TS16949中檢驗的要求。+ V, u: u% P7 O+ A
打個比方可試用以下方法:! O$ Z# F# X0 q# O; c) o4 c
設小零件一班一操作工完成1000件
% K; t7 E9 @# t- [( X1、調(diào)機員調(diào)好后根據(jù)工藝卡首檢,檢驗員根據(jù)產(chǎn)品全圖首檢,并填寫產(chǎn)品首巡檢記錄;
# m5 b0 [8 Z. a7 Q2、操作工每50~200個根據(jù)工藝卡自檢,檢驗員200個或1~2小時根據(jù)產(chǎn)品全圖巡檢;
- Y5 }  Q- t6 Z$ Z3、……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08-7-28 21:08
原帖由 蘭羽飛矢 于 2008-7-27 11:00 發(fā)表
" O/ x$ C! r# b; A. E檢驗員少了,機加工特點要求檢驗員數(shù)量不低于6%不超過12%,合理地控制在8%,增強各工序檢驗力度,有能力的話 過半數(shù)檢驗,另外,你的機加工車間特點是:量少批多、種類復雜、工序穿插,工期不一,那么最主要的就是 ...
1 t  W* F- s3 g$ R

1 @; j( ]: T7 d8 s我認同這個觀點。
0 n5 E& A9 V' _# T+ N; c“質量是干出來的”等等都是我追求的目標,但是以我的理解,樓主的工廠很難做到。
- w' k( h4 s7 B+ k7 v當年我們工廠的狀況與樓主類似。我們最終的辦法就是:全檢。即使上萬件(沒有超過萬的)也是安排人全檢。
5 ~9 O& i2 T+ @/ r5 R. J* O+ z
' _/ D* Y/ q! d6 q4 y! U對于工人的獎懲是應該,也是必須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技術工人緊俏。當然,連續(xù)報廢的,可以判定為工人不認真的,就直接辭退算了。
! m) P2 x; R- }0 @2 ~過于復雜的質量管理方式,可能不適于樓主的情況,成本、效率上也不一定能夠接受。
作者: 啊木    時間: 2008-7-28 21:10
我個人認為活是干出來的,工人的技能很重要,這是可能肯定的,但是質量是要專檢去檢的,我們廠試過好多方法也用下一工人去檢上一工序的,但是不是好辦法,主要是有些活別人去檢,那他還干不干活了,現(xiàn)在一直都地用專們的檢驗員去干,這樣是可以有較好的質量的,
作者: 孔勁    時間: 2008-7-28 22:11
影響質量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人機料發(fā)環(huán)測都有可能。但人是最主要的。所以人的培訓就很重要。我們車間這方面做得很不好。想想小日本的員工經(jīng)常參加培訓和自己學習,而我們成天只知道叫工人做事,培訓做得很少,也慚愧。上面各位大俠意見綜合來看,還是同意檢驗員全檢的居多,可能會增加成本,但是是可以預期的,也可逐步降低的,總比在用戶那里老出事好。另還有個感想,就是質量不是考核出來的,是踏踏實實做出來的。包括工人、質檢、工藝技術、車間主任、質量管理部門通過實實在在的敬業(yè)的勞動做出來的。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08-7-29 09:30
你目前,最需要立竿見影的效果。; [$ h6 f, |% ]) L) @& h/ M$ _+ a# j- f
培訓當然是必須的,但是我敢保證,那個是半年,至少是3個月以后才能見效。如果你人員流動比較大,情況可能更糟糕。6 Y" k4 Q* ~! ~
- e0 U  z0 j7 [" ?
質量是人干出來的,不是檢出來的,也是真理。但在目前國內(nèi)的環(huán)境有不遂人愿的地方。
- E, s) L0 ]$ o7 i% S6 w機械加工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真正干一線工人的,本地人并不多。外來的技術工人,本身就沒有歸屬感,并不是他們不想留下來,實在是以普通技術工人的收入,移民到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樣,大多數(shù)人都是抱著“干幾年,回老家蓋房子娶老婆”的想法在打工。# t" C9 G9 N3 F
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很多本來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都不適用了。對于加工產(chǎn)品,有兩種比較有效的方法解決。1,如果你的產(chǎn)品有批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工藝拆分得非常細,每個工人只做一個小序,這樣質量很容易保證。2,小批量多規(guī)格,就要靠檢驗來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統(tǒng)計合格率,進行簡單的獎懲(不要搞得太復雜,你沒有精力),篩選優(yōu)秀的工人,拉開工資差距(這也是一種培訓)。慢慢地,整體質量就會提高) [' p0 ^! d2 |. \6 I! ]9 g

- D6 G$ N5 x2 i" p( K3 _( }對于質量管理,解決的方案有 眼前的,中期的,遠期的。體系,培訓應該屬于中期遠期的。全檢應該屬于眼前的( w9 e' Z& f. G3 _: L2 p

* r/ o% e" L( c* c* }* Z7 Y[ 本帖最后由 天水藍 于 2008-7-29 09:43 編輯 ]
作者: 心結    時間: 2008-7-29 09:37
我覺得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個多能工搞下來……檢驗就由自己來把握
作者: 極限思維    時間: 2008-7-29 09:51
我以前的工廠和樓主是完全一樣的問題,唯一不同的是我們是在沒入庫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因為我的原則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由于工人技術素質的差異,這個沒辦法解決。要解決只有一個辦法。9 B/ E9 G% P) [: A: z+ R$ u

) {/ F) V3 d5 y) l1 U+ T3 A3 b加強培訓,多采用自動機床0 e* M* Y7 Y+ w; S8 R/ P

2 X! l, C2 }* R3 g3 Y$ X
  f+ ~# l5 s" N7 k顯然當我們的公司的人員穩(wěn)定了兩年后,熟練程度提高后,報廢率明顯下降。
# j8 |. G$ t+ J* s' r: i& p5 A9 Z) p- H5 c
所以我說來說去幾年的經(jīng)驗就一句話,以人為本,人才難得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7-29 16:14
呵呵,這個貼跟到現(xiàn)在,真是沒有想到, a, N& R8 J" J$ A
我來再說兩句,算是結束吧:
1 w8 ]2 V2 w( F- |1 ~+ e% f; R* F
作者: 渃梨梨    時間: 2008-7-29 16:17
標題: 回復 27# 蘭羽飛矢 的帖子
你已經(jīng)是終結者了6 Y. T) _, ]# R
說中要害, W; s, t  ?6 D. \
以后回貼要解釋全1 z! @$ e1 L' {
免得別人浪費口水
作者: ye2008    時間: 2008-8-2 23:54
生活待遇好點
9 _) n7 b5 S. ?. ?7 Q. \& a工資待遇高點
+ J& A. b7 X4 @' }6 A請些技術高點的.8 i. K: i# E- ^4 O# C9 N
什么都好解決.
作者: Hyy-ha    時間: 2008-9-18 08:17
其實樓主沒有將你車間的情況介紹清楚,導致大家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提供了多種方法...
! @4 e8 r; O) h3 ~# G- h+ }2 k/ s& E6 E, p
# L9 j+ O8 f* A9 U3 r  @人、機、料、法、環(huán)  都要介紹  大家的意見才更貼切  你也可以按照五點逐一分析1 R/ R% U2 P$ x) ]( h
! \' O$ b* z, e/ y5 k: o1 x' `" d
總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車間太亂,主要還是管理問題!# {! _1 P, f1 X2 J6 C0 X
整個生產(chǎn)能力沒有認真分析過,上頭要求交貨你們幾乎沒有說話的權利,只是埋頭苦干,吃力不討好。
3 M) M) \% W1 [! Q" s9 H" v8 D& L
1、計劃階段:% {" D+ D- K% e5 s8 T- v. Y
接到任務首先分析、分解,合理的工藝流程安排,設定質量控制點,不同工序檢測的重點安排(你這情況一定要加大工序間的檢查力度),整體能力(即保質、保量、按期交貨)若不能滿足要求一定要及時、如實的反饋,積極溝通,努力尋求解決辦法!& m; B# T9 z3 v* H' |/ w" f& C. g
2、生產(chǎn)過程:  F/ N8 d+ ]( W6 Q# ?( R1 |6 Q% d
車間任務安排后,一定要經(jīng)常跟蹤、督促和檢查,重點是認真貫徹執(zhí)行:三按、三自、三檢、三不放過!逐步做到心中有數(shù),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并排解;
- y) k  }. H8 K3、教育培訓:
6 F0 |: a' I- I! z# ^) a+ C( S現(xiàn)場會(現(xiàn)場問題舉一反三,教育和提醒一片)、專題會(相似問題、經(jīng)常發(fā)生的問題)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簡單、適用、不拘形式)、管理會(首先就要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與責任心,車間生產(chǎn)、工藝、檢驗、班組長,步調(diào)一致);
# [- B: h9 P7 h# f4、持續(xù)改進:6 R! B$ p' N( f: K: i6 o  a  w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那是相當重要的!!哪些是有效的方法,哪些是常范的毛病,如何預防和解決(人、機、料、法、環(huán))$ b$ S; u' `! n$ ~- y

. K6 N2 n! \! m% d貴在堅持??!
作者: ucezqs    時間: 2008-9-20 14:37
我所管理的生產(chǎn)部下屬加工部同樣也存在這些問題﹗8 U1 E7 W" M# N1 t! a# b
總的感覺還是南方這類機加人員的整體技朮素質不高。
作者: linfuauan    時間: 2008-10-1 20:45
幾乎是一樣的問題,質量問題老問題,老有問題.
作者: jdtxt    時間: 2009-1-24 13:09
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開展TQM,統(tǒng)一標準,等等,你的信息不足夠啊
作者: 九天以前    時間: 2009-1-30 15:55
我的見解,3個方面著手:
9 |: I  z9 Q" a' N        一 增加2個現(xiàn)場巡檢員,根據(jù)檢驗作業(yè)指導書的重要尺寸按照合適的頻率巡檢; 2 a4 m. _2 T9 |) `7 L: v, z
        二 編寫每個操作崗位的標準作業(yè)指導書,(開始的工作是比較多的,但在日后產(chǎn)品控制就用的上了,因為只要保證操作者嚴格執(zhí)行,形狀和位置尺寸就不會有大的偏差)指導操作人員按照標準作業(yè)加工,并有一定頻率的自檢,尺寸要如實填寫,對不能執(zhí)行的員工要嚴歷懲罰:
9 h( Q$ q) G! ?8 n        三 改善你的設備,只有設備穩(wěn)定了才能保證做出的批量產(chǎn)品尺寸穩(wěn)定。6 s) g4 B/ w4 P
當然,有些東西還是要嚴格管理才能保證,否則什么都是假的,個人拙見。勿扔磚頭!
作者: 孫磊來學習    時間: 2009-2-19 20:09
標題: 從源頭抓起
  其實后期發(fā)現(xiàn)的產(chǎn)品的質量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句--過程不穩(wěn)定。
! S  ]& y. z- {/ O今天剛開完生產(chǎn)線精益運轉的會,就是針對質量、交期、成本、庫存的控制。
. K5 q4 P( Y: b0 s$ C" o過程不穩(wěn)定涉及:人、機、料、法、環(huán)。大家談了很多都是解決某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的具體方法,
' [- F7 e7 ?& X4 {5 ?7 u8 l$ |我感覺應該從運作模式上進行控制,下午公司開會,我就講了太多的具體辦法,而運營框架涉及太少,想想的確是的。1 r- j2 \9 r% d1 m# [
像“一次交檢合格率”、“按時交貨率”等指標肯定哪里都有,它只是反應問題的一個數(shù)據(jù),沒多大實際意義。當這些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來后只能反應一個問題:“出問題了”,因為不可能做到100%,公司的要求是目標,不必繞進去,問題的關鍵是將指標再細化到線到人,層層傳遞。當然需要部門搭建一個供員工操作的平臺。- w! t- g' n4 V7 a' x- _: W, C7 e& s
1、一定要做好APQP,在產(chǎn)品開發(fā)階段就要將所有問題考慮到,試生產(chǎn)階段必須確保質量100%合格,所有APQP開發(fā)階段車間組長必須參與,兄臺你應該深有體會很多東西并不像技術員想的那樣,必須從現(xiàn)場實際情況出發(fā),如果真是像上面老兄講的,車間里是70臺儀表車,那就只能認命了。開發(fā)中輸出的涉及現(xiàn)場的CP等必須組長確認。
! ]' R4 |3 c' G$ ^4 H% }+ f+ l, o
. I, R" p. g; q. l/ r
接下來就是生產(chǎn)的運作模式+考核
+ u2 i* z) n% Z( X一定要給員工可以操作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考核,要不肯定出現(xiàn)上面講的罰了也沒用,檢驗員夠了。質量的最終控制還在方法及操作工,實現(xiàn)“機械化”操作是有效控制問題的最有效辦法,當然加工工藝要允許才行。(半自動化之外的就難了)
1 z8 q* A2 O3 N2、你們車間70多人肯定應該是分生產(chǎn)線或是分組了,分別有組長。組長的考核一定要詳細建立,將你的煩惱分給很多人去思考。
3 o0 z, v* |) W$ g* V! t3、先將問題進行統(tǒng)計,分析出頻次突出的問題,開質量分析會,相關人員(組長、工人代表、檢驗員、技術部)一定要到場。由員工講講自己對問題頻繁出現(xiàn)的原因的看法,大家討論出根源后立項解決,設定一定的獎金及榮辱使命,有時一線工人的被認可感比金錢更重要?!叭耸切枰徽J可的”。由現(xiàn)場組長牽頭對老大難問題跟蹤,如果是工藝或設計問題就好辦了,重新驗證APQP。如果本身加工能力就達不到CP要求,立刻通知客戶確認,更改檢驗要求,否則就配設備。6 Z/ Q+ v4 d( }+ S; V( O  \
4、基本上應該是員工作業(yè)意識及習慣問題導致的,問題的關鍵就又回到了激勵機制上,罰款是短期最有效但就解決根本問題最低級的做法,當然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獎懲并重,各班組設定“質量合格率”指標,就目前情況而言,一開始不要設太高,否則沒人玩這個游戲,特意使某些班組超標(你肯定有辦法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的)拿獎金。
2 I  V) ^# j/ v& ?  S7 W可能一開始此組會招人閑話(那是嫉妒),俗話雖說“槍打出頭鳥”,但有誰不愿意做呢。
$ D1 b. G' k" J' g$ T# L5、立刻停止所有加工,拿出時間對各線各工序產(chǎn)品進行全檢(最好拉供方過來檢),列出目前問題,并叫后工序了解,避免互相扯皮現(xiàn)象。對后面進來的原料,就要首檢、自檢、巡檢配合了?,F(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一定要當機立斷的處理掉,千萬不能因為問題多就托,否則問題會衍生更多。對于不能立刻解決的一定要具體落實到責任人及解決期限。
2 G% c' I- `$ G4 d- }6、車間各崗位人員一定要各盡其責(公司應出面了解,很多人表面很會裝的,其實并沒有真正的負起責任來),我現(xiàn)在就遇到這種問題,辦公室人員下班就走了,我調(diào)過來不久很多東西難搞,天天我加班,這幾天至少干到晚上11:00,畢竟責任還是要負起來的。
! i- r; \: ~1 X; p/ X7、技術員一定要和生產(chǎn)線掛鉤考核,否則哪個會積極的處理問題。
/ b( ?6 c  U2 m( }一起加油,我相信大家的問題肯定能解決,我相信肯定能帶好!!2 u' X/ c$ w& i- b! E
多交流,明天再聊。3 {# ?& e, W# m. e

作者: zqh1968    時間: 2009-2-24 16:16
自檢、互檢、巡檢
作者: suweipipo    時間: 2009-2-24 16:48
問題一、產(chǎn)品混亂應該分開管理4 y! _' D8 s2 r2 I5 K4 o# f# k
問題二、檢驗員太少了,兩個人根本看不了那么多產(chǎn)品
+ i& X/ m# A! n% {& a0 Q, |% i問題三、操作工人沒有自檢程序(產(chǎn)品是做出來的,不是檢出來的)1 s5 t) _& ^3 P4 n4 g
建議你專門找人全檢產(chǎn)品
作者: 龍游大海    時間: 2009-2-24 19:39
多種小批生產(chǎn)不但要從工藝控制,而且要求生產(chǎn)人員技術較好
作者: 喬欣萌    時間: 2009-3-1 17:41
標題: 機加車間的質量管理和運作模式---討論
我們公司執(zhí)行工序檢,50名工人,3名檢驗
作者: 孫為民    時間: 2009-3-1 21:28
我工廠屬于電廠修理加工件,零散,批量多的少,40人,去掉相應的管理崗位,質檢員1人,全檢不可能,質檢員檢查重要件,大件,批量件抽檢,其他的件只能靠工人的水平自己檢查,質檢員偶爾抽查,這樣的單位培養(yǎng)工人的質量意識是關鍵的,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配以適當?shù)莫劻P制度
作者: 老飄    時間: 2009-3-8 03:59
和我們比較像啊,小批量產(chǎn)品雜交貨期短等等,質量控制主要著重點放在工人身上,然后加上巡檢及品管部的及時反饋基本上可以搞定,車間這里就盡可能的縮短產(chǎn)品的流通周期盡早入庫送檢。
作者: 老飄    時間: 2009-3-8 04:04
質量控制首先是提高工人的質量意識,他們才是加工質量問題的源頭,當然出了質量問題的工人除了要自已廢時廢力返修以外,還有不小的經(jīng)濟損失,所以這點與自身利益有關,就積極多啦,這里是計件的??梢哉f時間就是金錢。
作者: 從今個起    時間: 2009-3-8 08:43
大家的主意都很不錯 學到了很多
作者: 梅山飛哥    時間: 2009-3-22 13:18
我個人體會,你們的生產(chǎn)條件,最重要的是“首件確認”及操作工自檢!這個自檢包括調(diào)機工的自檢!巡檢和入庫前檢驗不是沒有作用,巡檢能半個鐘一次就不錯了,入庫檢驗哪是死后驗尸了!
作者: na.chen    時間: 2009-3-24 22:07
學習中,努力學習
作者: cecilia801537    時間: 2011-8-29 16:48
看了三年前的這么一個老帖,受益很多啊
作者: ぺ_í斷    時間: 2011-8-31 00:40
重要的是工人的質量意識及檢驗員的職業(yè)素質!
作者: hmy1010    時間: 2011-8-31 09:44
大家的討論很受用,很受啟發(fā)
作者: 機加工小妹    時間: 2011-8-31 22:16
質量難受控制..薪酬不高員工難控制
作者: liqingjuan116    時間: 2011-9-4 11:14
我個人拙見:首先工人意識很重要,下道工序檢驗下道工序是必需的,可以在公司搞一些技術比武,評一些優(yōu)秀員工,帶領其他員工,慢慢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檢驗員要熟知工人的技術水平,根據(jù)工人的水平做一些檢驗,做一些考核制度
作者: 誰的幸福    時間: 2011-9-4 17:43
嗯 小馬哥說的很對。。。要提高合格率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別怕麻煩,全檢 在沒有別的辦法了,畢竟工人多,不可能每個工人的技術水平都一樣。罰款就更不對了,呢會更加令工人不安,害怕出質量事故罰款。他會偷偷把質量不合格的產(chǎn)品趁你不注意或剛檢查完時放入合格產(chǎn)品里面,那你想要的合格率永遠達不到。。。罰款解決不了問題,你要想種辦法叫工人主動將不合格產(chǎn)品挑出來,這種辦發(fā)就是嫩管理人員該想的了。。。我覺著人心是最重要的
作者: 野獨狼    時間: 2011-9-4 22:09
質量控制不好 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5 b. V/ V' @3 k0 d. e" @' d

作者: tianyuxiang    時間: 2012-5-5 09:07
要實行工序檢驗,由下一工序工人負責,此種方法我比較認同,要讓工人有“下一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戶”的觀點,通過提高工人的質量意識來提高產(chǎn)品質量,產(chǎn)品還能做不好?
作者: 京鑫偉業(yè)    時間: 2012-5-5 10:33
可以有工人自檢,自檢作廢者可不罰或少罰,入庫作廢者,重罰!可能會提高產(chǎn)品合格率。
作者: hc2013    時間: 2013-12-16 14:24
我們公司也大概有60人左右,兩種產(chǎn)品,兩班倒。下載質量上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問題,目前我們質檢方法:1.工人首檢、自檢(每小時至少檢驗一次),填寫檢驗表(不過這個表現(xiàn)在基本淪為擺設)。2.巡檢,首檢并抽檢線上的件,填寫記錄表。3.班組長,技術員抽檢?,F(xiàn)在的情況是由于效益不好,老板和上級都不上心,除了下面工人和巡檢在控制質量外。基本沒有人在平時去控制質量。大部分都是出了問題在去追究責任?,F(xiàn)在也不知道這么弄了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3-12-16 17:19
個人覺得像樓主說的這種情況,有幾個比較給力的師傅,再加上一個能放手讓師傅做事的老板,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的活,沒有幾個好師傅,其它的都是扯淡
作者: 幸福更多    時間: 2013-12-26 15:22
檢查出來的質量問題都已經(jīng)是報廢了,最重要的是加強工人的技能及工作責任度。質檢不能減少不合格率,只能是給你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改善問題的機會。千萬不要相信質量是檢出來的。
0 l+ o, c4 x: |) s% H' G* k從工藝上,生產(chǎn)流程上,技術規(guī)范上下手這才是王道。既然是小批量,那每個崗位上的技術工人的技能還是不錯的。需要加強他們的質量意識。
. g; x7 H) i% `- @# h, q, o% }并培訓他們?nèi)绾谓档筒缓细衤?。獎罰制度只能是輔助作用。
作者: zjjwin    時間: 2014-5-20 06:44
檢查出來的質量問題都已經(jīng)是報廢了,最重要的是加強工人的技能及工作責任度。質檢不能減少不合格率,只能是給你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改善問題的機會。千萬不要相信質量是檢出來的。
1 W/ P6 q1 v- C- h/ n從工藝上,生產(chǎn)流程上,技術規(guī)范上下手這才是王道。既然是小批量,那每個崗位上的技術工人的技能還是不錯的。需要加強他們的質量意識。% H' G: e- Q8 K. L1 Q' B) V
并培訓他們?nèi)绾谓档筒缓细衤?。獎罰制度只能是輔助作用。
作者: yanyao1502    時間: 2017-4-1 13:00
京鑫偉業(yè) 發(fā)表于 2012-5-5 10:33
% t" k2 A1 u'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

: D9 \& i3 x& `( l8 b$ F這個個人覺得可行
: i1 Z/ y* I8 X/ A! B0 c8 q! t(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