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國產車與合資車差距變小?錯!其實我們正在被越甩越遠! [打印本頁]
作者: 張麻子 時間: 2018-11-27 09:59
標題: 國產車與合資車差距變?。垮e!其實我們正在被越甩越遠!
國產車,越差越遠!
國產將要趕超合資車?
醒醒吧,我們正在被越甩越遠!
近些年國產車的進步有目共睹,不管從外觀、內飾的設計,還是各種高大上的配置上,國產車和合資車相比都可謂不遑多讓,甚至還有趕超的跡象。
于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正越來越小,甚至已經超過一些合資品牌了,比如韓系。
但事實真的如此嘛?
相反,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可能正在不斷拉大。因為我們在進步,國際大廠也沒閑著,他們也在不斷研發(fā)新科技、也在進步。而且進步的步伐、投入的資金還遠遠超過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為什么國產和合資的差距正在拉大。
舍不得砸錢,換不來技術!
汽車技術的先進與否,離不開長期、大量的投入。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研發(fā)投入最高的車企是大眾,約 1000 億人民幣,排名第二、第三的通用和戴姆勒也分別有 600 億和 595 億人民幣。而國產品牌中研發(fā)投入最多的上汽集團也只有 110 億。
可見從絕對的數額來說,在汽車研發(fā)的投入上,國產品牌和世界品牌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而從研發(fā)投入占營收的比例來看,20 家主要國際車企的平均數值是 3.18%,而 28 家國內上市的汽車品牌研發(fā)占營收的比例只有 2.55%。
在營收超過 500 億的一線自主品牌中,研發(fā)投入占比最高的前 5 名,其占比也全部低于國際品牌的前五名??梢?,不管是平均數、還是國產和國際大廠最具代表性的廠家相比,我們在技術研發(fā)上的投入還遠遠不夠,相距甚遠。
在研發(fā)占營收的比例上,因為我們的基數太小,就算我們研發(fā)投入占比更高,真實投入的絕對數額也會遠遠低于國際大廠。而現在不說絕對數額,連占比都遠低于國際品牌。對汽車來說,砸錢不一定能研發(fā)出技術,但不砸錢肯定研發(fā)不出技術。這個角度看,國產品牌和國際大廠的差距毫無疑問是在不斷拉大。因為不肯砸錢,何談技術突破。
動力總成越差越遠
國產車這些年在外觀、配置、屏幕尺寸等這些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進步確實不小。但是一輛車最核心的還是動力總成,在動力總成上,國產車的進步主要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而合資車在動力總成上的進步,則是在本來就領先我們很多基礎上,又實現了脫胎換骨的精進。
動力總成主要有發(fā)動機和變速器,就發(fā)動機來說,10 年前,很多國產車無力自產發(fā)動機。三菱發(fā)動機解決了一眾國產品牌無發(fā)動機可用的尷尬,長安、長城、東風、東南、陸風、中華、獵豹等等,都在其中。
而當時合資車雖然可以實現發(fā)動機的自給,但是其技術水平也并沒有領先三菱系列發(fā)動機太多,合資和國產的發(fā)動機當時還處在一個技術時代里。
但今天,雖然還有很品牌多依然在用老掉牙的三菱發(fā)動機,但長安、長城、這些一線自主品牌,都紛紛研發(fā)出了自己的發(fā)動機。但這些自主研發(fā)的發(fā)動機,多是在三菱發(fā)動機的基礎上采用了“逆向工程”生產出來的。最主要的是為了解決有無的問題,技術的先進性則在其次。
而合資方面本田的地球夢系列、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系列、大眾的 EA888 等都實現了性能和效率的極大的改進,豐田熱效率高達 40% 的發(fā)動機更是創(chuàng)造了量產汽油發(fā)動機的最高熱效率紀錄。和當今的國產發(fā)動機相比,出現了領先一代的差距。
以哈弗 H6 和本田 CRV 上的兩款 1.5T 發(fā)動機為例,本田的發(fā)動機在功率、扭矩上都遠超哈弗的發(fā)動機。而且據網友實測、1.5+ CVT 版的 CRV 綜合油耗僅有 7.6L /百公里,而哈弗 H6 1.5T+7DCT 版的油耗則高達 12.6L /百公里。雖然油耗不僅取決于發(fā)動機,但也足見兩款發(fā)動機的巨大差距。
對一輛車來說,變速器的重要性并不亞于發(fā)動機。十年前,國產車普遍還以手動擋為主。而合資品牌雖然自動擋已經普及,但主要還是以 4AT、5AT 等為主。不管駕駛體驗、油耗、故障率等都很高??梢哉f當時的自動擋領先手動擋并沒有太多。
但今天,不管合資還是國產,自動變速箱都已經成為主流,而自動變速箱則是國產車揮之不去的痛。國產車在自動變速箱上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可靠性存疑的雙離合上。在 AT 和 CVT 上卻乏善可陳,尤其是 AT 變速箱,由于研發(fā)難度大、投資高,而且面臨難以逾越的專利壁壘,大多數國產車幾乎已經放棄了。
反觀合資車,8AT、9AT,甚至本田的 10AT 都開始量產,并且被打磨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省油。CVT 也已經能承受越來越大的扭矩,甚至 VT 和 AT 的結合體也已經被豐田裝到了量產車上。即便是雙離合,也被大眾打磨的足夠可靠和平順。
變速箱上,十年前合資車老舊的 4 AT、5 AT 對比國產車的手動擋,優(yōu)勢其實并不大。但今天合資車成熟的 8 AT、9 AT 甚至 10 AT,對比故障率高、又頓挫到讓你懷疑人生的國產雙離合,其優(yōu)勢其實是更大了。
新能源汽車,只是資本的狂歡
對于傳統(tǒng)汽車和合資品牌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有些人可能仍然不愿意承認,但也有些人即便承認這樣的事實,也覺得無所謂。因為汽車的未來屬于新能源,而他們堅信在新能源時代國產車將實現彎道超車,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說在新能源領域我們的差距也正在變大?
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新能源汽車這一點全世界都承認,但到底屬于哪一種新能源卻還存在爭議和不同的嘗試?;靹酉到y(tǒng),雖然不能帶來零排放,但卻能立竿見影的減少能源消耗和排放,而且就技術難度而言,比目前階段的純電動技術甚至還要復雜。雅閣混動和凱美瑞混動,在不用任何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百公里 4L 和 4.1L 的工信部油耗。
在混動領域,國產車幾乎是空白,由于我們傳統(tǒng)動力上差距太大,所以我們選擇了一條全新的技術路徑就是純電動。因為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路造車新勢力的追捧,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看似熱鬧非凡,但核心技術上,卻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主要是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tǒng)。其中核心的核心是電池技術,雖然國內也有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但是電池最頂尖的技術卻在三星和松下手里。至于電控系統(tǒng),特斯拉更是冠絕全球。電機雖然我們能實現國產,但國產電動車電機中的核心芯片卻被三菱完全壟斷。
中國作為全世界推廣電動汽車最積極的國家之一,已經成為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國家,但這并不是因為我們的技術最先進,而是因為我們把電動汽車的概念炒的最熱。新勢力造車如雨后春筍一樣遍地開花,沒有一間工廠、沒做過汽車,就揚言要搞純電汽車,改變人類出行方式。
各路造車新勢力,沒人想怎么造好汽車,拼的是誰的 PPT 做的好,誰的故事更感人,誰就能圈到錢。資本市場看的不是一家公司有沒有技術實力,看的是能不能 10 塊買入,20 塊賣出,掙個差價。就這樣,電動汽車被一批圈錢的造車新勢力、把電動車當股票炒的資本玩的風生水起。
但這樣的風口過后,除了馬路上多了一批不成熟的半成品電動車,中國的電動車技術又能進步多少呢?這樣的電動汽車市場,拿什么和特斯拉、奔馳、寶馬競爭呢?這樣下去我們的電動車不要說趕超世界水平,早晚被別人甩的尾燈都看不見。
傳統(tǒng)汽車我們落后了 100 多年,好不容易迎來了新能源汽車這個可以彎道超車的機會,但在混動上我們只會被越甩越遠;純電上,我們和國外雖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現在已經處于追趕的狀態(tài),彎道超車不是沒可能,但指望現在的新勢力造車、PPT 造車也肯定沒希望。
自主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我們在進步,合資品牌們也沒閑著。而且在研發(fā)投入的比例和絕對金額上都遠高于我們。這就是典型的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當我們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時候,卻發(fā)現在新能源領域,大家?guī)缀跬瑫r起步,但在混動上我們屬于瘸腿,在純電上我們也仍處于追趕的狀態(tài)。所以中國汽車的自強之路,還任重道遠。這不是給國產車潑冷水,只是希望我們認清現實,才能更好的前行。
(轉自:新制造網)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11-27 11:05
確實可能如此,我同事的長城1.5T的油耗比我合資1.8T的油耗還高。但長城車子外觀內飾設計還不錯。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1-27 11:31
彎道超車的基礎是沒有技術瓶頸,不是說新產品一來,七湊八湊就可以超車。?!,F在最可笑的是這邊在批評中國的技術不行,轉身就談做人情商重要文化是個狗屁讀書有個毛用,當年那些草莽土老帽老板幾臺機床搞出零部件,有本事再靠文盲搞電控搞芯片去吧。。??啃W初中畢業(yè)自學就可以把這些東西拿下?真的幼稚可笑之極,太看不起集合了世界級頂級精英的世界巨頭們了
作者: qingeyouco 時間: 2018-11-27 12:31



作者: ywjianghu 時間: 2018-11-27 12:47
樓主的文章很有分量,內容詳實,想必化了大把的精力。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11-27 14:03
比起彎道超車,另辟蹊徑更開腦洞。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8-11-27 17:14
還是有區(qū)別的吧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11-27 20:43
是啊,汽車行業(yè)一直都沒有進步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