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過定位容易造成基準變動,后面用圖補充說明了。
本來定位點A和B已經(jīng)定義了一條AB基準,批量加工時,所有零件的尺寸都是在這個基準上圍繞某個中間值做分布(想想正態(tài)分布)。硬要加入一個C點的話,會出現(xiàn)三個線基準:AB、AC、BC;實際加工時,不會知道是哪條基準線起作用,有可能是1條,有可能是2條,也有可能是3條。
如果只有一條基準線起作用,那多出的那個點就沒有起到定位作用,你以為是過定位,實際上沒有過定位。如果有2條或者3條基準線起作用,那么一批零件的尺寸會在不同的基準上圍繞不同的中間值分布,基準與基準之間一定是有差距的(也許這個差距很小很小),那么這批零件尺寸的分布范圍就人為的擴大了,尺寸誤差范圍擴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影響工件精度。舉個車削例子具體看下圖(很渣):
車削這個圓柱形零件,Z方向的定位,要么拿零件端面A做基準,要么拿軸肩B面做基準,如果兩個基準都用,Z方向就會出現(xiàn)過定位情況。零件尺寸分布就會有A分布和B分布。A分布的期望和B分布的期望肯定是有差值的,這個差值就會導(dǎo)致這批零件尺寸分布擴大,誤差增大。
定位這個概念暗含了一個假設(shè)前提:被定位物體是個剛體(運動中和受力作用后,形狀和大小不變,而且內(nèi)部各點的相對位置不變的物體)。但實際上,機械加工中都是彈性體,在自身重力和切削力作用下,會變形,會振動,導(dǎo)致被加工件剛性不足。這時我們會用過定位的方式來彌補這種不足??聪聢D(更渣)
長軸類零件車削時,從理論上講零件在卡爪處已經(jīng)被定位并夾緊了,但不用頂尖的話,尾端加工會振刀,即使不加工,本身的旋轉(zhuǎn)就跟甩蔥一樣。頂尖孔是錐孔,這個錐孔的定位和卡爪處的定位都作用在一個零件上,這個零件實際自轉(zhuǎn)軸就難確定。但是這個誤差產(chǎn)生的影響遠遠遠遠小于這個零件不用頂尖的影響,后者甚至都無法完成加工。車削怕軸,誰干誰知道。
還有大家要區(qū)分定位和夾緊的概念,定位目的是確定空間位置,約束自由度,夾緊是為了保證這個空間位置(這些被約束的自由度)在加工過程中不變化。這都是針對剛體這個概念而來的。但零件實際上都是彈性體,由于夾持力過大導(dǎo)致零件變形,影響加工精度,是另外的問題了。
遠祥 發(fā)表于 2019-4-6 21:35$ v. `7 ]+ `9 s. ?5 f7 B/ m
也不一定說過定位不好,有時產(chǎn)品太大了,是需要過定位來做到輔助定位的效果。
遠祥 發(fā)表于 2019-4-6 21:35- F8 I7 c1 g. f& w- G7 w, Z
也不一定說過定位不好,有時產(chǎn)品太大了,是需要過定位來做到輔助定位的效果。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xa-spac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