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影免看黄,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start_00000000

機械工程師整體性

[復制鏈接]
21#
發(fā)表于 2021-9-14 08:36:31 | 只看該作者
zhaijunwang 發(fā)表于 2021-9-13 09:42
電氣做的工作是已知的,所以明確,在前面機械設計已經規(guī)劃好的路徑上,沒有多少可以發(fā)揮的空間,機械做的是 ...

是的
22#
發(fā)表于 2021-9-14 10:19:06 | 只看該作者
我做過項目經理,原來是技術主管,主體把控的肯定是機械工程師出身的,電氣一般只管自己分內的事,大家互相輔助,互相成就
23#
發(fā)表于 2021-9-14 17:29:5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有潛力!
24#
發(fā)表于 2021-9-14 22:48:54 | 只看該作者
zhaijunwang 發(fā)表于 2021-9-13 09:42
電氣做的工作是已知的,所以明確,在前面機械設計已經規(guī)劃好的路徑上,沒有多少可以發(fā)揮的空間,機械做的是 ...

贊,這應該是電氣與機械設計最明顯的區(qū)別之一了
25#
發(fā)表于 2021-9-15 09:45:42 | 只看該作者
凡事沒有絕對,不排除有那樣的電氣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一起搭檔的時候
26#
發(fā)表于 2021-9-15 14:33:47 | 只看該作者
主要還是公司體制有沒有把各個職業(yè)細分化,一個真正的機械工程師他是會主導整個項目開發(fā)到后期客戶驗收,中間各個環(huán)節(jié)他是都會涉及,所以不存在電氣懂機械不之所云,只能說這個工程師沒有做到項目管理這個層次,只是還是停留在機械制圖這塊。。。
27#
發(fā)表于 2021-9-16 17:31:12 | 只看該作者
為啥你這跟我經歷的不一樣呢?本人非標機械,就我個人經歷,機械工程師基本上屬于項目主導者,從項目前期的準客戶現(xiàn)場進行項目可行性考察,整體機械的布局,初版方案的設計,初版報價的制作,到中期具體機械的設計,完善,標準件供應商的溝通交流,機械設計細節(jié)的完善,各種文件的制作,包括布局圖,CT時序,動作流程圖,氣路圖,走線規(guī)劃等等文件,這時候電氣工程師才開始介入,根據(jù)機械工程師制作的動作流程圖,CT時序表,氣路圖,BOM表之類的文件來編動作程序,電路圖,電箱布局之類的,后期機械工程師發(fā)完圖,發(fā)完BOM,還要制作裝配SOP,調試SOP,檢測QC之類的文件(說到這,你居然說機械工程師沒有電氣的懂設備?無語),電氣工程師還在編程序中,機械工程師還要跟蹤物料的進度,等物料回來的,要跟線,指導現(xiàn)場裝配調試,以及解決現(xiàn)場發(fā)生的任何問題,你沒看錯,是任何問題,設備出現(xiàn)任何問題都會找到機械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自己判斷是什么問題,并把所有問題匯總成問題記錄表,機械工程師要根據(jù)自己的判斷把解決問題的責任人注明清楚,什么時候要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項目進度也要機械工程師去把控,有些公司會設立項目經理PM,不過PM也沒多少干事的,就會口頭喊幾下,也不懂設備,所以真正把控進度的還是機械)并發(fā)郵件出去,等設備裝完,調試完了,機械工程師還要跟進驗收(因為就機械最懂這個設備,驗收出了什么問題,都會找機械去解決)。
好吧,其實還有很多要說的,真要說清楚,那就得長篇大論了,總結一下就是機械工程師從頭跟到尾,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做,電氣半路殺入,中途退出。
樓主這個話,讓我挺不爽的,雖然我一直想轉行不干機械了,但是這么多年的機械工程師了,也不能讓你來隨口誣蔑。

點評

再插一句,連整體項目方案,機械布局,機械結構都是機械工程師弄的,你憑什么說電氣工程師在這方面懂得比機械多,憑什么說設備出問題了,機械連是什么問題,哪個方面的問題都不知道?  發(fā)表于 2021-9-16 17:33
28#
發(fā)表于 2021-9-17 13:18:16 | 只看該作者
正好這段時間有點空,開始做整機的設計計算書,不過因為水平有限,很多地方也只能分析個大概。機械工程師說不清問題不能一竿子打死。畢竟機械是研究鐵疙瘩,能通過檢測設備得到實際數(shù)值的手段很少。電氣就不一樣了,各種參數(shù)反饋,高級一點的還有伯德圖分析四大要素。比如調整軸承的游隙,就那么幾個微米,真正幾千的轉速跑起來,我們看不到里面的情況,一般有實力的企業(yè)愿意花錢做測試,軸承的型號,組對,預緊,游隙都來一遍,這就是老板花錢培養(yǎng)人,但這樣的老板一般都在歐美,中國很少很少。那機械工程師只能抓蝦。機械件本來就是疲勞問題,一測試就是半年,還要時時跟蹤,機床身上成千上萬個零件,十分之一需要測試,那基本上就是一代人的功夫。這就是國內機械起不來的一個原因吧。
29#
發(fā)表于 2021-9-21 15:13:48 | 只看該作者
一問三不知,要看他是真不知道,還是不想說。。。
30#
發(fā)表于 2021-9-24 16:46:07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要看行業(yè)和主導的是誰,有些光電主導的產品機械只是輔助真會有樓主所說的情況。如果是機械主導的產品,機械肯定是知道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8:52 , Processed in 0.06879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