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巨頭的國際化惡戰(zhàn)
- |6 Q% E5 y' ~1 Z9 B/ Y' J% x經過多年打拼和國際金融危機催化,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收獲了兩大機遇:第一,全球重型機械產業(yè)重心移到中國;第二,陷入危機的跨國巨頭,向中國企業(yè)伸出被并購的橄欖枝。 - f- _; `9 p7 l# V
排在中國工程機械三巨頭末位的三一重工,如何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內幕是什么?是否陷入國際并購的“陷阱”?并購后,還有哪些危機在等候它?
" }7 ~. W" [/ Y& B; v' b" t p: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zhí)行/沈偉民 蘇龍飛
/ P$ R+ N( _4 u9 @, G& k, D5 |) I; x& E4 q
文 / 沈偉民 蘇龍飛
- O7 z' k7 X3 F5 G8 F2 \2 o2 \9 t& @0 }# \' i6 j% o
2月29日,歷經10多個小時的飛行,諾伯特·肖毅(Norbert Scheuch)再次飛到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過廊橋時,他對布滿四周的中聯(lián)重科的廣告,毫無表情地掃了一眼。就在2個月前,這位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因生產“大象”泵車聞名,以下提及簡稱“大象”)的全球CEO,還在梁穩(wěn)根(三一集團董事長)與詹純新(中聯(lián)重科董事長)之間,為挑選誰是他的新老板舉棋不定,但現在,他是梁穩(wěn)根陣營里的人。/ e) F7 w. H! o& z2 Z* L
梁穩(wěn)根告訴諾伯特·肖毅,每年3月1日是集團的“三一節(jié)”。這天全員放假,但按慣例,前一天要舉行兩場重大活動。白天,集所有一把手,召開年度高層會;晚上,則為員工舉辦表彰晚會。但今年,高層會成了對諾伯特·肖毅的歡迎會。會上,諾伯特·肖毅再次申明:“三一是普茨邁斯特的唯一選擇。我也將迎接新的挑戰(zhàn)?!闭?0天前的此地,梁穩(wěn)根正式宣布,旗下三一重工聯(lián)合中信產業(yè)投資基金,以3.6億歐元共同收購大象100%股權。其中,三一重工通過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占股90%,而中信產業(yè)投資基金出資3600萬歐元占股10%。這一幕,震動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yè),也打得競爭對手措手不及。
& Z# J' U# O. W2 i$ N# [( s/ ~9 I$ O8 z5 W) q( {* g" i
當時,“隱形冠軍”概念的提出者—赫爾曼·西蒙,及時給三一重工送上了“玫瑰”:“通過戰(zhàn)略并購,三一重工成為工程機械行業(yè)全球第一。”但西蒙話音未落,三一重工麻煩就接踵而至。不僅被購方的中、德公司發(fā)生了員工抗議,同時也遭到湘江彼岸另一家中國工程機械巨頭—中聯(lián)重科,關于“路條”的炮轟,更有甚者,認為三一重工在買一頭“病象”。" m* D7 H, V' W/ k! l, x# e# j
# e) d* ?5 ~( F
高調的三一重工,為什么這次并購行動前毫無征兆?中聯(lián)重科炮轟三一重工是否有理?普茨邁斯特究竟是不是“病象”?與跨國公司“初婚”,如何應對整合?懸問,讓三一重工這次國際并購變得動態(tài)萬千。
3 E6 ^' t1 l6 ~, d9 q+ s& t; K
8 k5 O4 M3 Y3 P4 S% M 兵敗CIFA 地位受損" m4 H$ R) \' x. C/ X g2 T% c4 |
$ J8 u, V* B& Q& ] y8 {5 @
對大象的整個并購期,應從2011年12月20日,諾伯特·肖毅到長沙拜訪梁穩(wěn)根算起,至今年1月21日,雙方在德國簽約為止,歷時僅33天。以如此短促時間,梁穩(wěn)根就掏巨資對前者實施并購,在近年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確為一宗罕見的“閃購案”。梁穩(wěn)根出手何以如此迅速?7 v, u6 [; S3 u; I, L
1 ^! j! D# p# S. K$ M. U' j
讓我們先把視線調回到2008年。這一年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發(fā)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據當年財報,一直是行業(yè)老二的三一重工在規(guī)模上被中聯(lián)重科反超。
0 O. c9 E7 H7 E# I5 k, x2 S2 k. \# a7 K: x, ]2 W
三一重工緣何輸給中聯(lián)重科?《經理人》研究發(fā)現,中聯(lián)重科當年做了一件震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yè)的大事:聯(lián)手弘毅投資、高盛和曼達林基金,以總額5.11億歐元,對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yè)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實施了全資收購。其中,中聯(lián)重科占股60%。$ R. ]6 {/ |# n: N
1 D6 s) v5 F; ]! a CIFA是一家什么公司?這是一家擁有80年技術沉淀的世界頂級混凝土機械公司,且是全球第一臺混凝土泵車的發(fā)明者。其市場主要分布在歐洲。在意大利,CIFA泵車擁有超過70%的市場份額,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有超過15%的市場份額。CIFA出賣緣由是,因過度依賴歐美市場,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出現約6000多萬人民幣虧損,控制人—私人股權投資基金Magenta和另兩家私募基金,無力回天,決意出售。(如表1)
1 w/ h' }% F4 m9 ^+ _$ G0 q2 P
; u1 b' s) Q2 `) E l. i 詹純新曾就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發(fā)展,說過一個重要觀點:“將來誰在國際市場上做得好,誰就是老大,只守在中國市場就會憋死?!币虼?,CIFA出賣的信息一出,詹純新立馬跟進。但是,于1995年就與CIFA提過合作計劃的梁穩(wěn)根,更希望把CIFA攬入懷。梁穩(wěn)根和詹純新都知道自己要什么:誰得到CIFA,意味著誰在打開歐洲市場大門、獲取最頂端的品牌和技術上,占據主動。從2007年泵車業(yè)務在兩家公司營收上的比重看,三一重工近60%,而中聯(lián)重科約40%。泵車業(yè)務系兩家公司的核心業(yè)務,爭奪CIFA,實為一場“泵車之戰(zhàn)”。" Z# [. o$ {' i- V ]
\3 Y+ H5 t. E% l' z U! z
但CIFA最終被中聯(lián)重科摘走。當年,中聯(lián)重科在泵車業(yè)務上,同比增長33.4%,達到46.8 億。從這一年開始,中聯(lián)重科對三一重工的核心業(yè)務發(fā)起真正的競爭。除此,中聯(lián)重科還在技術上發(fā)力,推出一款融合CIFA技術的優(yōu)勢產品—“52-6RZ”,這款產品獲得次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的最高獎“金手指”。三一重工怎么會在這次收購CIFA的“泵車之戰(zhàn)”中輸給對手?
7 D, O, f# P# Y% \' v. R2 i( Z
1 @4 y) }% f5 S5 I9 W% c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向《經理人》表示,第一次“泵車之戰(zhàn)”,系三一重工在最后時刻主動退出。中聯(lián)重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怎么會讓梁穩(wěn)根、唐修國、向文波這些以“嫉慢如仇”著稱的人主動讓步?7 W7 s' W2 X9 x2 {
) S) M Z: M' z2 `! O5 _
和梁穩(wěn)根等人1989年創(chuàng)業(yè)相比,中聯(lián)重科的成立晚了3年。時任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下稱“長沙建機院”)副院長的詹純新,當時拿了院里給的50萬,帶領7名同事,以泵車為主業(yè),成立了中聯(lián)重科。此后,中聯(lián)重科經歷了與長沙建機院的業(yè)務合并、上市和股東改制等三個基礎階段。2007年,詹純新提出“產業(yè)鏈中間裂變,上下延伸”的戰(zhàn)略后,在國內發(fā)起連環(huán)并購,在資產和產業(yè)上迅速膨脹,由此成為三一重工家門口的對手。中聯(lián)重科有兩大特點:第一,因其國資背景(實際控制人為湖南國資委),容易獲得政府支持;第二,自走上“并購即發(fā)展”的擴軍道路后,中聯(lián)重科一躍成為行業(yè)并購戰(zhàn)中最具威脅的一股力量。+ S% ]' F" Z# ^
據唐修國介紹,當時三一重工也對CIFA進行競標,但如果彼此不讓步,糾斗下去,即使成為最后的贏家,也勢必承擔高額收購成本。后來,省發(fā)改委找雙方協(xié)調,希望其中一方做出妥協(xié)。三一方面的代表是唐修國。唐與梁穩(wěn)根、向文波等人商議后提出不再報價,但希望和中聯(lián)重科聯(lián)合收購CIFA,卻遭中聯(lián)重科拒絕。“發(fā)改委給了我們一個態(tài)度,這次就把機會讓給中聯(lián)重科,如再有并購機會,三一優(yōu)先。”唐修國表示,三一重工在這一年試圖打破自主投資的藩籬,增添并購戰(zhàn)略,但未果。 s: U1 T# f7 m2 d W
8 p& W7 F. p6 F
三一方面有怨。2010年11月,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與中聯(lián)重科副總裁郭學紅,就前次并購CIFA的代價是50億還是20億,發(fā)生了一場口舌戰(zhàn)。郭學紅爆料:“當時三一方面提出,愿以1億歐元代價,向其買斷并購資格。”孰真孰假,這已是一宗迷案,但雙方在國際化并購戰(zhàn)上的火拼,不僅此一幕。; h- n& x. p8 I
5 F) a5 q! T4 d4 w$ \( v; `, Z
鐘情“優(yōu)質的弱象”0 v- y3 C3 a0 e; i7 k0 ?" ~
% y7 U, L4 o* Q: r6 g+ f
梁穩(wěn)根和詹純新都很清楚,在全球混凝土泵車領域的冠亞季排名上,只剩下兩家德國公司:積50多年歷史,生產“大象”牌泵車的普茨邁斯特;其次是施維英。其中,施維英已被徐工鎖定,只剩普茨邁斯特這個懸念。
, @% |7 B7 X3 h0 D# A擋在三一重工面前,不僅有徐工,在2008年“泵車之戰(zhàn)”后,又多了一個梁穩(wěn)根最不愿看到的對手中聯(lián)重科。2011年全球各大工程機械公司排名(針對2010年營業(yè)收入)上,在中國公司中,最靠前的分別是:第7名徐工集團、第8名中聯(lián)重科、第9名三一集團(如表2)。這個整整掛了一年的排名,令梁穩(wěn)根團隊很不爽?!督浝砣恕钒l(fā)現,在三一官網上,一直堅稱自己是全球第六。' [6 w5 C- p4 A3 f7 \
( N% E2 s; _; K/ q( _2 s
從徐工、中聯(lián)重科的高速擴張路徑看,無一不是通過國際、國內的雙重并購實現。對此,唐修國表示,如果當初能夠獲取CIFA,三一至少將并購戰(zhàn)略的落地提前4年。
( V% q" X' _0 a, v+ F) p
8 K) z4 {5 E U& n 老天弄人,誰會想到,被赫爾曼·西蒙研究了26年、在全球專注于混凝土泵車領域的“隱形冠軍”—普茨邁斯特,會在4年之后,緊隨CIFA的腳步,到中國尋找買家?! U1 {" U% u, W
5 [+ W4 j9 p) K9 b9 K
普茨邁斯特由卡爾·施萊西特于1958年創(chuàng)立,在上世紀70年代以大象為品牌,在全球混凝土泵車業(yè)務上成為單項冠軍,其經典案例是,“大象”曾在25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一顯身手。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一度擁有絕對話語權。但和CIFA一樣,也因過度依賴歐美市場,在2008年出現第一次虧損,成為失血但擁有頂尖混凝土泵車技術的“優(yōu)質病象”。另外,隨著全球重型機械產業(yè)重心東移,在中國,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聯(lián)重科等中國公司對其構成強大的壓力,令其在中國始終未能突破10%的占有率。為延續(xù)企業(yè)生命,施萊西特決意出售。
( V. [/ o/ N, e2 y( D8 T/ K7 a7 r6 O; x5 l+ K/ d' V
2011年12月初,正值隆冬。一位自稱是摩根士坦利的高級雇員來到三一總部,告訴梁穩(wěn)根,受普茨邁斯特之托,欲尋找并購買家,并透露說,普茨邁斯特會派遣全球CEO諾伯特·肖毅,到潛在中國買家中逐一考察。
: D6 p- c9 Q& z; U6 a) T; r+ h5 w
8 A3 N% Z% N% W4 g6 T/ n$ s “大象”之于梁穩(wěn)根,或是未來5年內再也難覓的機遇。
8 X# K! ?2 q# J$ H. A8 G) B: M, o! O4 Y3 y$ L
首先是借此在國際化上扳回對手一局,為三一艱難的國際化打開新通道。三一重工2009~2011年(上半年)海外銷售收入占整體銷售收入比重,已連續(xù)出現下滑,分別為9.02%、6.46%、3.98%,這一下滑趨勢雖與中聯(lián)重科相似,但和徐工相比,差距巨大,徐工占比近14%(如圖1)。因此,利用這次并購,收獲“大象”分布于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市場,借此甩開中聯(lián)重科,和徐工拼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 i, ?0 w; _: r; ?& }" q
0 A. q5 s* [( n 其次是獲得來自普茨邁斯特全球頂尖的質量控制、生產流程、制造技術和工藝,“這將是三一獲得的最重要的‘資產’,并購幫助三一重工提升自有品牌產品的技術制造、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戰(zhàn)略管理組首席研究員劉巳洋如此分析。3 l. v# q% ]. q# A- |3 V6 Q: a4 c
! X2 G5 K2 j% \% m% u" [
再次是品牌。普茨邁斯特成立于1958年,是全球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被業(yè)界譽為“大象”。三一重工的產品同樣以混凝土機械為主,但并不是世界級品牌,并購之后的“雙品牌”運作將有效提升公司的品牌實力和知名度。
: {4 V# C4 E) u2 S/ f9 G' A; J8 L& \( W
就三一與“大象”的技術差別,記者問詢了唐修國,他表示:“雖然我們過去在中國擊敗‘大象’,在海外市場成為它的競爭者,但技術上還是和它有差距,主要是細節(jié)!”唐修國以兩家公司的產品,在去年救援日本福島核泄漏中的技術表現為例:“產品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看出高下,從臂架震動控制和泵送持久性能上的數據顯示,‘大象’超越三一。”
, [4 L( }5 @+ u$ Y+ Z8 E+ [- o- {- s0 z; |9 m1 X( A6 N+ a
因此,在當面聽到“大象”要出售的消息后,梁穩(wěn)根驚得從座椅上跳起來,在確信對方所言不虛的情況下,立刻找來唐修國、向文波等幾位創(chuàng)業(yè)元老,連夜商討。作為占集團90%以上業(yè)務來源的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立刻表示,無論花多少代價,必須收購。接下來,梁穩(wěn)根轉頭問唐修國:“諾伯特·肖毅此行并非只看三一,還要去調研中聯(lián)重科,我們有沒有把握,做到先入為主?”; S3 X8 y6 P# w7 ?9 Q/ L6 b
9 ^0 O- _" g$ I" e6 y
唐修國表示:“諾伯特·肖毅到三一調研,正好給他看看三一實力?!绷悍€(wěn)根和向文波等人彼此會心一笑。他們知道諾伯特·肖毅要看什么,他們能展示什么。
: ?" ]( C- J/ m! y: \1 L' }& i4 y. O' T" m# w
采訪唐修國之前,《經理人》特意到其工廠走訪,目的是驗證赫爾曼·西蒙的說法—“那次(2009年)參觀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是否真實?果如其言,三一的泵車搭載的不僅有奔馳、沃爾沃的卡車底盤,還有道依茨柴油發(fā)動機、博世力士樂液壓系統(tǒng)和西門子控制系統(tǒng)。另外,記者在現場發(fā)現,還有其自主研發(fā)的卡車底盤和動力機械。除此,在車間內,還有赫爾曼·西蒙未提到的自動機械手以及作業(yè)環(huán)境:綠化、噴泉和歇息用的咖啡臺。2 |4 \# }# }7 r7 I0 {) o/ m
這些都是表面,記者真正發(fā)現了三一的核心—整個生產流程,幾乎是豐田精益模式的翻版:每個產品的加工裝配區(qū)都設置了一臺控制電腦,上面顯示每個操作動作圖像,一旦超出完成時間或動作有異,主管就會接到手機短信,前去查驗和調整?!督浝砣恕穯栆晃还と?,這套精益模式何時建立、誰在管?他表示,始于2008年,公司招聘了約50位日本精益管理專家,在這里開發(fā)和輔導他們。
/ t+ s3 K4 Y4 y1 ]! C: C
" ]& v3 n1 j2 g 除此,在總部辦公大樓的底層還有一間“控制中心”,記者見到,在控制中心的電腦上,顯示每臺銷售出去的工程機械在遠方的情況,據陪行人員介紹,三一在每臺機械上都裝載GPS和電子眼,“控制中心”可遠程了解每臺機械的運作、使用范圍,及時為客戶提出的任何難題做出應急。
3 I& X: f/ u3 r+ u, i/ T- {* l# A1 k% x" T M6 u$ u8 y
以上只是記者看到的部分。唐修國表示,給諾伯特·肖毅展示的就更全面?!?011年12月20日,諾伯特·肖毅如期來到三一后,我們用實力證明自己是普茨邁斯特唯一的選擇?!?br />
9 h8 e$ C1 r: l' s
2 u; h* h2 L7 a9 c, g3 i 但戲劇性的事發(fā)生了。正如摩根士坦利方面所稱,諾伯特·肖毅考察對象并非只有三一,次日,諾伯特·肖毅過湘江,去考察了中聯(lián)重科。. Q! |: ~4 {( J# {3 p6 X
并購“路條”之爭 ( t% R& @' \, j4 {" A
* u& e7 C0 B' ?# o* @& u
之后,摩根士丹利向包括三一、中聯(lián)重科在內的企業(yè)正式發(fā)出并購競標,這意味著中聯(lián)重科與三一重工將要為并購對象展開新一輪爭搶。此時,攔在他們面前的是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路條”的規(guī)定。+ O8 m9 V! N1 R6 y+ g; l6 g" L
. B: C; E) T: K" b4 F$ A) w
2009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了一則《關于完善境外投資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有關企業(yè)在項目對外開展實質性工作之前,即境外收購項目在對外簽署約束性協(xié)議、提出約束性報價及向對方國家(地區(qū))政府審查部門提出申請之前,境外競標項目在對外正式投標之前,應向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報送項目信息報告,并抄報國務院行業(yè)管理部門。”此規(guī)定俗稱“路條”,即要進行海外并購必須先拿到國家發(fā)改委的“路條”。
* x1 x$ M; l! C8 L6 z- c
! ?- G( P& A5 W/ x& G 豈料,中聯(lián)重科已搶先一步,向發(fā)改委提交了并購申請,試圖先取得“路條”。
$ \- U. n% `6 U! c) T
! o) y" f" ^, Q$ n 并購“大象”,梁穩(wěn)根團隊志在必得。如果三一重工也提交“路條”申請,那么獲得“路條”的概率有多大?再次失手,又會如何?顯然,梁穩(wěn)根不愿再想,決意越過“路條”,把棋子定在了直接客戶“大象”的身上。
1 |/ @! S- [0 o. e1 N. D# s5 Q5 q/ m* A' B+ x$ \
就在中聯(lián)重科還在為拿到“路條”而高興之時,這邊已經傳出消息,三一重工跟“大象”簽署了合同。三一重工來了個先斬后奏,先跟對方簽了合約再說。失手的中聯(lián)重科惱羞成怒,公開質疑三一重工此項收購的有效性,因為其未能事先獲得國家發(fā)改委的“路條”。2 n/ v9 ~7 r6 H" \$ N! x
Q2 G* g4 O0 ]- M) M3 [ 對于三一重工是否一定要先獲得發(fā)改委的“路條”方能簽署海外收購協(xié)議?國家發(fā)改委外資司司長孔令龍表示:“這不一定,主要是企業(yè)需進行信息報告,讓主管部門知曉。”; T0 f/ N% g6 O& A# ?3 @
T# G' j# G! \5 z
唐修國表示,當初湖南省發(fā)改委給過他們的一句話—“再有并購機會,三一優(yōu)先”,至今記憶猶存。另外,唐修國強調,這次并購不同于對CIFA的并購戰(zhàn)。
3 g7 Y' q; g ^6 u0 d4 l' ]! o6 ~: D1 ^! U2 |7 E# Q& n4 L5 J+ o0 h
首先,創(chuàng)始人施萊西特12年前已退休,退休前,把公司99%的股份交給了名下一家社會基金,自己則持有1%,因此并購價格雖然重要,但不是施萊西特的第一選擇,即使中聯(lián)重科要打并購價格戰(zhàn),對施萊西特誘惑不大;其次,施萊西特重視誠信,他通過摩根士坦利傳話,對中國買家有“君子協(xié)定”,規(guī)定一對一,對方不能向任何第三方泄露信息。4 v* z& |, p! s, Q: |2 ?
3 M7 S$ f8 Y/ `$ b4 q 2011年圣誕節(jié)后,梁穩(wěn)根給施萊西特寫一封“情書”,大意是向對方表示“愛慕”??磥?,這位80歲的德國老頭喜歡這種體面方式,隨后通知梁穩(wěn)根在德國見面。在飛往法蘭克福的飛機上,梁穩(wěn)根摸著手表,希望航行時間能夠縮短。這是一塊他兒子用第一份工資給他買的勞力士。
0 t5 z9 c4 c$ }9 e
* {! e* D5 x2 I, t 施萊西特在駐地等候多時。梁穩(wěn)根告訴施萊西特,1995年,他在北京的一個工地,為見大象泵車等了1個多小時,然后用相機拍下多幅照片后,回公司告誡下屬,哪天我們能造出這樣的泵車就好了。施萊西特告訴梁穩(wěn)根,除三一之外,普茨邁斯特不再接觸任何一家中國企業(yè),可以安排雙方人員進行談判。/ Y) d# {0 G' ?2 e/ F, Q! B! U5 G) [
# I& R( p+ d& k
此時,中聯(lián)重科還在等待“路條”。約一周之后,“路條”發(fā)到了詹純新手上,但摩根士坦利通知他,“大象”已和一家中國企業(yè)進入了談判程序。詹純新很清楚它是誰。
9 n! Y* l( u: D" K% W' K0 ~
: t1 w1 R/ x6 A 談判桌上的博弈
4 l: b2 }5 C! v1 z9 Q% K$ ?, j! G" d0 K1 L6 I; |7 W: f5 g. T
雖然三一重工并購“大象”歷時很短,但據唐修國描述,卻異常艱苦。梁穩(wěn)根全權交給向文波處理。除向文波之外,三一方面參與談判的還有:三一德國董事長賀東東、三一重工副總經理蔣向陽,以及一名德國律師。談判地是在一家事務所內進行。% {" I! ^* S% \ V( u7 h
. E# m$ o S1 f H6 G 向文波告訴《經理人》,80歲的卡爾·施萊西特和他一樣,堅持11個小時。為什么是11個小時?彼此爭論的焦點是什么?! s! G- u1 j& |5 [
6 a( @, H3 b. F1 H
唐修國表示,在整個談判前,包括梁穩(wěn)根、向文波以及他自己,均未提及到“大象”工廠考察的要求,甚至沒有找審計公司核實對方財務?!耙皇菦]有必要,因為我們研究了它18年,競爭了10年,我們想對方都想瘋了,現在有了機會,無需繁復禮節(jié);二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比蝗詫χ新?lián)重科有戒備,必須用最快速度談妥并購。
- a' j7 i' b; Z4 R. D% `7 i/ \7 \: |' o$ G
向文波的心跳在加速。根據唐修國描述,期間任何一個人提出休息、或打一個電話,談判就會暫停,任何一個細節(jié)出現爭議,也會等待各自談判團隊的商量結果。重大爭議是什么?
. e+ W# \4 b/ Q6 E7 v: O. @9 x8 T6 H- c; q( s
除了品牌留用、工廠保留、高管留用、人員不裁、供應鏈整合等環(huán)節(jié)之外,重大的焦點有兩條:第一,“大象”提供的財務數據不真實或紕漏怎么辦?第二,如歐盟、中國政府不批怎么辦?
# g9 |' h( J) e
; M+ ^- Z- f% c& P9 ^, T “為了這次并購,我們交了1億歐元保證金。如我們主觀退出或協(xié)議簽訂,最終未獲本國政府批準,這錢就是賠償,當然,是對方原因也有相應賠償條款。在法律責任上應承擔多少、具體到細節(jié),實際上是本次談判核心?!碧菩迖嬖V《經理人》,法律內容的談判時間,經過彼此股權和運營協(xié)議的商定。
5 F7 k, C9 V- d2 F0 o' x# z
" U5 u. P$ D" Q5 E 1月21日,雙方終于在法蘭克福簽署協(xié)議,至此,三一重工并購“大象”即成。1月30日,雙方移師長沙,聯(lián)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會上梁穩(wěn)根和施萊西特相互換表,給這次并購平添了戲劇味。
" @5 F4 M$ T/ ~% N6 s) E2 O7 I( S( c; R! e$ `2 L+ q" S
“后并購”懸念: u( q. V' I2 ^7 q d
5 P" o- d. S8 \) b/ J
2月20日,在知悉三一重工并購“大象”獲得歐盟通過的消息后,最失望的是中聯(lián)重科,因為那張“路條”之于對手的約束,已無價值。3 L" F: I `1 S; e: G- P7 I% Q
" ~) |6 T: e( p. w* ?
三一重工將重新奪回領先優(yōu)勢。將三一集團和“大象”2010年銷售收入相加,整個三一集團的收入將超過550億。唐修國告訴《經理人》,去年三一集團的整體收入實際已達802億。但初嘗國際并購的三一重工,整合過程中許多挑戰(zhàn)仍是新的課題。
- r1 y. v# Y2 L* f+ g- H$ a8 r+ A. m4 H S
在國際化戰(zhàn)略競爭中,三一與中聯(lián)重科互有勝負,但中聯(lián)重科對CIFA的并購標桿已顯:不僅使CIFA出現贏利,而且在2011年1~9月,含CIFA在內的業(yè)績同比增長39%,除此,在核心泵車業(yè)務上,科技領先速度明顯加快,在三一重工推出86米世界最長臂泵車紀錄后,一向落后的中聯(lián)重科,也推出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F在雙方不僅要打并購戰(zhàn),而且一場科技戰(zhàn)即將掀起。
" J) V# H& R" @& n& f9 \& T- c! E$ z( E. f
) g3 n- q4 B% } 中聯(lián)重科項目管理主管工程師劉明,對《經理人》堅持自己的觀點—“中聯(lián)和徐工是行業(yè)前兩名”,但最后還是承認“壓力挺大”,并表示“對手的高度決定了你的高度”??磥?,即使這次三一對中聯(lián)重科進行反超,但中聯(lián)重科仍會卷土重來。
6 I6 d8 t+ f1 r, e8 j+ n: f
. W, N( U" w! [- M+ T3 N 與此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三一重工,需要回答投資人關注的問題:收購值不值?據公開信息顯示,“大象”2007年的銷售收入約為10.9億歐元,受金融危機影響,2011年收入跌到5.6億歐元。
$ g# G, U, j8 Y2 u5 f/ E. P. I+ N
/ g% k L1 O1 L) }- C# K; @ 但唐修國說,這頭大象造血功能仍在。“‘大象’過去戰(zhàn)略偏重歐洲,它的命運和歐洲經濟波動相關,2003至2007年全球增長期間,它一度達到歷史高點的10億歐元,2008年之后,歐洲經濟大幅下滑,‘大象’才出現衰退。這家公司不是產品出現問題,而是戰(zhàn)略出現問題?!?
* T! u$ V# J1 }( ?* b l# b
6 H& b# H$ P0 P8 A" @4 T( g% n. } 除財務疑問之外,三一重工更需要探索自己的國際化整合之路。關于整合,唐修國提出了一個新思維:“并購后,三一仍是‘大象’的學生,相反,我們正在考慮讓諾伯特·肖毅進董事會,請他向三一輸入財務、技術、管理。未來,在海外市場上以‘大象’為主,讓‘大象’和所有對手競爭,三一要做的是,盡快豐富‘大象’的產品線,使得這個隱形冠軍在混凝土機械領域,拉長產品線?!憋@然,這是一種與吉利并購沃爾沃相仿的戰(zhàn)略思維,三一不想讓“大象”的全球品牌價值打折。" h2 I! ^& Z/ t- O, U0 p, s: [' y
, S7 ]7 ~: B! w9 C7 @( u 在羅蘭貝格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工程產品行業(yè)中心執(zhí)行總監(jiān)夷萍看來,雖然最近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頻繁,但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擴張和管理企業(yè)的管控經驗上還是缺失,因此這種不以股權凌人、讓被并購的國際企業(yè)反向整合自己弱項的做法,比強力整合對方更現實。
1 k5 G: I1 s% ?, o+ e
& G7 G. r5 l+ T 三一重工重奪并購戰(zhàn)勝者地位,但能否讓“大象”和自己共同實現2015年3500億的預期目標,留下了一個懸念。9 A& B1 V0 v4 {7 U5 \! n
$ B2 ]2 `+ f7 B1 z/ T*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