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講,做電控設計和機械設計一樣,必備的素養(yǎng)就是仔細。當然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了。這兩者相輔相成,一般就沒什么問題了。
, p/ b5 g" R+ u/ R' E6 v作為一個電控設計者來講,在產(chǎn)品設計之初,你一定要明白機械設計的意圖,如今很多機械設計的哥們,碰到有些難題,就會推給后續(xù)電控設計,誠然,電控技術的發(fā)展給機械設計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你應該明白,有些東西還是機械解決的好,輕易不要用電控來解決。一個好的機械結構,既省錢又可靠,如果換成電控來搞定,就牽扯出一系列的精度,時間,可靠性的問題,成本搜的一下提上去了。
' ?( ~' N N8 w6 l- p5 x. O% j呵呵,還是拋開機械設計的合理與否,純粹說電控設計吧。6 r: Q, f% _5 B: e) ^* ^5 Q9 H; u
首先,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你應該充分利用你所選型電控元器件的性能,比如直流電流,伺服電機等,一般來講他們都有報警、復位的等功能,但俺見過很多電控設計,基本不考慮這些,基本是以實現(xiàn)基本運動為目標,電機能正傳、能反轉、貌似能轉到該轉到的位置就成功了。等設備出現(xiàn)故障,再人為的采用一些補救措施。比如說過載吧,一般就要求重啟,或者進入設備拔插電源,麻煩不說,還存在很多潛在的危險。而問題的解決,只需要加上一報警型號,一復位按鈕即可,按鈕還可以寫在程序里,在線自動復位,方便,不危險,給客戶的感覺高科技。哈哈
% ~) ~ ]* W6 y3 S; f1 v其次,畫接線圖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每一根線的走向,各個路徑需要的線槽的大小,盡量用大一號的線槽,不要讓一堆散線憋屈的呆著,不好。8 C F5 c0 i5 N) k
放置元器件的空間尺寸,需合理,有些哥們整的配電盤,接線時根本沒放手指的地,美其名曰節(jié)約空間,他不知道,誰TM干這活誰罵娘。
5 V' V0 S6 A* _" @. W號管,通過幾個項目自己“親自”接線,發(fā)現(xiàn)這很有學問,怎么打這些號管,其實體現(xiàn)你對接線工藝的掌握程度,有些人打完號管后,每接一根線,找半天號管,最好眼睛那個酸啊。還有就是號管的長度,盡量統(tǒng)一,有些電控柜套上的號管,一眼望去,波浪形,哈哈,挺有藝術感。
# a# ]* f8 H# }. w5 i+ G; l6 y端子,進線出線,畫圖時就考慮應該放哪,接左邊的元器件,盡量端子也在左邊,右邊的在右邊。6 g! N3 w! m- X$ t: X3 b7 l0 j
動力線和信號線,盡量分開走線槽,應該說必須吧,逼迫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接線習慣。不要等有干擾了,再來該線,很費勁的。
- }' C+ j: @) x9 ^3 x& m. A并線,航空插頭,并線時候一定考慮到相互之間的影響,該分開的一定得分開,不要怕麻煩。俺曾今把電機的24V電和PLC的24V電并起來,電機一過載,那點就玩完了。航空插頭則盡量一個元器件對應一個,便與檢修和后期更換元器件和電纜等。
5 h- q* L0 h5 @, X% m! r1 y4 M# j接地,希望大家重視,一定,認真看看有關的標準。
! N i) Z; p3 ~- S/ N8 S最后就是些程序了,還是那句話,把一些基礎掌握好,花點時間看看手冊,搞通人家的典型用法,再改進,不要一上來就憑自己感覺寫,往往行不通的。
% _* f8 @ X5 J( ~在不自己做板子的情況下,電控設計還算簡單,照著別人的說明來用,一般都沒問題的。不要忘了仔細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