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體系文件的第二級:程序文件。 有些單位希望程序文件越多越好,曾經編寫40余個程序文件;用的單位20余個程序文件;比較常用的15個程序文件,如:1、文件資料的控制程序,附表6;2、質量記錄控制程序,附表7;3、管理評審控制程序,4、人力資源管理程序,5、產品要求確認和評審程序,6、設計開發(fā)控制程序,7、采購控制程序,8、生產過程控制程序,9、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10、顧客滿意度管理程序,11、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程序,附表8;12、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附表9;14、數據統(tǒng)計、分析管理程序,15、糾正、預防、改進措施控制程序,附表10;等。用的單位在此基礎上根據本公司的實際需要而適當的增減。 其實2000版和2008版的標準只要求6個(“糾正”和“預防”合二為一),只要有5個程序文件就可以;即上述程序文件中加黑的5個。在標準條款中寫出:“應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或“應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規(guī)定”就要求必須寫出“程序文件”;否則,可以不必寫出程序文件。 上述的5個程序文件基本上可以通用。 ISO9000:2008標準允許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寫在一起。 程序文件一般由概述、正文和補充三部分組成。 概述部分:名稱(程序文件名稱);編號(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統(tǒng)一編號);頁碼(第×頁共×頁);版次(標出受控文件的版次);日期(發(fā)布、生效或修改日期);編制、審核、批準。 正文:目的(為什么做?);范圍(在什么地方做?);職責(誰來做?);工作程序(做什么?什么時候做?怎么做?),即5WIH;相關文件;報告和記錄。 附錄或附加說明。一般在正文提到的,而在正文中沒有必要或不好加的內容,以附錄和附加說明列入文件后面。此項一般不用。 注:認證時,審核老師需要被審核公司提交《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電子檔,即現場審核前的文件審核。 當前對程序文件中的工作程序有三種表達方式: 一是文字表述式。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優(yōu)點是把工作程序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步驟都清除表達,而且詳細的規(guī)定了工作程序涉及到人的責任、權力、義務和相互關系等。不足之處是工作程序表達的不夠直觀。 二是方框圖式。按照程序順序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畫出,用箭頭指示程序的先后順序和相互關系,按照順序把工作內容和要求用文字填寫在相應的方框里。優(yōu)點是一目了然。缺點是工作程序涉及到的部門和的責任、權力、義務和相互關系等不易表達清楚。 三是文字表述和方框圖結合的方式。取上述兩種方式之長。 企業(yè)到底選擇哪種表述方式,要根據本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 附表6: ISO9001:2008程序文件的參考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