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不同聚合度菊粉對油脂的吸附能力 作者:趙國萍
; P. s5 U0 b* r6 z: I菊粉聚合度(degree ofpolymerization,DP)通常為2~60,其中平均DP≤8的菊粉稱為短鏈菊粉(亦即低聚果糖),平均DP≥23的菊粉稱為長鏈菊粉(亦即多聚果糖),DP2~60的稱為天然菊粉。 不同DP的菊粉對油脂的吸附分為飽和油脂和不飽和油脂吸附,飽和油脂以豬油為代表,不飽和油脂以大豆花生油為代表。將20 mL油脂和5.0 g左右菊粉放入50mL離心管中,具體操作為:首先將向中加入15 mL油脂,用玻璃棒攪拌1~2 min,至使菊粉完全與油脂接觸,然后用5 mL油脂沖洗玻璃棒,并在離心管壁上將油刮干凈。分別在30~90 ℃條件下水浴4 h后取出,放入離心機中3000 r/min離心20 min,除去上層油脂后,稱質(zhì)量,計算對油脂的吸附量。 油脂吸附量/(g/g)= m- m0 -m1/ m1 式中:m為樣品離心后總質(zhì)量/g;m0為離心管質(zhì)量/g; m1為菊粉質(zhì)量/g。
W% R/ y f3 g) Y由圖1可知,不同DP的菊粉對動植物油脂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對于植物油脂,天然菊粉的吸附量隨溫度的升高逐漸降低,在30℃時,吸附量最大(1.17 g/g);當(dāng)溫度 在40~60℃時,隨溫度升高吸附量變化趨于平緩;當(dāng)溫度超過60℃時,隨溫度升高吸附量則呈顯著下降趨勢。而長鏈菊粉的吸附量隨溫度的升高變化不顯著,溫度在30~90℃時,吸附量變化值僅為1.01~1.17 g/g。對于動物油脂,天然菊粉的吸附量在較低溫度條件下(<50℃)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當(dāng)溫度高于50℃時,隨溫度升高吸附量顯著下降,這可能與豬油具有較高的熔點(28~48℃)有關(guān),低溫條件下固態(tài)狀的豬油阻礙了菊粉的吸收;而長鏈菊粉吸附量隨溫度的升高總體呈增加趨勢,30℃時的吸附量為0.74 g/g,90℃的吸附量達1.21 g/g。 總的來看,低溫有利于菊粉對植物油脂的吸附,而高溫則有利于菊粉對動物油脂的吸附;長鏈菊粉的吸油能力要高于天然菊粉,且在高溫條件下(>60℃)這種差異更明顯,這主要歸因于一方面長鏈菊粉的疏水性(或親油性)比天然菊粉強而油脂為弱極性分子,且長鏈菊粉的鏈段之間堆積較稀疏,孔隙大,所以吸附油脂能力強;另一方面,隨著溫度的升高,原本結(jié)構(gòu)規(guī)則、堆積緊密的天然菊粉的分子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導(dǎo)致更多的親水基團(—OH)暴露在外面,引起吸油能力的顯著下降。 您可能感興趣:凡秘能官網(wǎng)
, h" @) H, L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