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0-28 16:00 編輯
1 u) J, j) c) g: z5 P. w( z- `1 X. s2 l/ W" q1 G" |
一說起“90后”,許多人總是會不經意地為他們貼上“自我”“叛逆”“輕浮”等消極標簽。似乎在很多人眼里,一堆貶義詞都可以用在“90后”身上,更別說進入工作崗位的他們能吃苦耐勞,并對社會以及家庭擁有一定的責任心。! R$ L0 L3 O# S& @/ ^
" E1 ^5 F% M- ~% ]+ ?8 j# ~
往往很多企業(yè)家同樣對“90后”員工不太滿意。在他們眼里,這群還未長大的孩子,除去缺少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外,與人溝通協(xié)作能力、專業(yè)技能、耐心以及責任心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i- l! h/ y1 | S6 M z" P
然而,迪賽納總經理胡亞軍卻說出了與很多企業(yè)老板不一樣的觀點:“‘90后’給我們很多驚喜。公司80多人的研發(fā)團隊中,有將近20個‘90后’。”這讓筆者十分驚訝。因為這樣的對話場景發(fā)生在一家工廠里,還是一家傳統(tǒng)五金制造業(yè)企業(yè)。/ J' ^$ ], D2 ]" M2 h9 ^
過去,很多人聽到五金加工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嘈雜、臟亂的工作環(huán)境。但在迪賽納的生產車間,已經過改造的生產線不僅實現(xiàn)了自動化生產與信息可視化,流水線一旁的機械臂也在許多“90后”技術人員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焊接、裝夾工作。
7 @7 j4 U) s& O% i I& F9 b; k- V 不僅對這樣有別于印象中的“五金加工廠”大吃一驚,也對熟練操控機器人設備的“90后”感到驚訝。而更讓筆者頗感驚訝的是,這家傳統(tǒng)五金制造業(yè)工廠生產線上,“90后”技術人員不在少數(shù)。3 w% k4 f) A7 s' u
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他們來到這里?他們熟練的機器人運用操控能力又是從哪學來的?- H* E1 b" e9 g* i
1996年出生的余曉杰臉上依然未褪去青澀懵懂,卻是迪賽納“90后”員工中資歷最老的一位。這個原本攻讀室內設計專業(yè)的小鮮肉,進入工廠后經過不斷地翻看說明書和動手實踐操作,成為老總口中的“機器人調試No.1”。而在機器人生產廠家技術維護人員到工廠進行設備調試時,余曉杰也抓住這樣難得的學習機會,將平日里的一些疑問與工程師溝通交流。
. G* U0 U' O& d4 ^1 T+ U 在筆者看來,正是憑借著這樣的興趣愛好與學習韌勁,余曉杰在全新的機器人領域不斷學習成長,逐漸成為十分靠譜、務實又肯干的“90后”。
# w; }8 P: i7 R/ S9 W0 h 虛心好學也是迪賽納“90后”員工的特別之處。不管是1991年出生的劉川還是1996年出生的余曉杰,訪談過程中他們一直不斷強調,缺乏實際經驗是他們個人發(fā)展中主要的短板。他們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激進,而是在拿出具體改進方案與老一輩工程師溝通交流,耐心聽取建議不斷反思總結。正如劉川說的,“每天睡前我都會將當日工作梳理一遍,這樣第二天工作也會更加高效。這也是工程師給我的建議?!?/font>
* _. m6 \- V: v 筆者認為,正是他們的虛心好學讓老一輩們逐漸對“90后”印象有所改觀,也使溝通交流的過程變得更為順暢。而在此過程中,如何進一步發(fā)掘培養(yǎng)“90后”員工專業(yè)技能,則需通過更加有針對性的培訓,讓“90后”員工更快掌握機器人調試技能的同時,提高他們配合工程師研發(fā)的能力。. s# P' R' c8 z2 y" s
樓主在這作為80后一員只有一句話對社區(qū)的90后們說:
0 \6 w N5 r9 ^; X! x你們所知必多與我們所學!
# s) y3 f/ r( u. c1 Z
. C2 m. d# ?, {" e1 y s4 M$ S ?(來源:南方日報)
$ t. ?% \3 [$ w! z( k ]
2 J* H1 h' V- d( R
% M+ C [, j+ D8 G8 U
% j) M3 m9 z4 j% H4 i. K' J9 }/ D) l0 w: m* ^8 x
1 U& g/ o+ D; U4 R4 a' N" T
$ }( `; k3 u: ]( [/ z
f% v, H$ N# Q1 `7 P2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